來源:彭見明 時間 : 2015-02-12
分享到:
我十五歲的時候,農民的門頭都要用石灰粉刷成白色,請人用墨汁畫上木刻效果的毛主席相,我那時能夠不打草稿一筆成相,到處請我去畫。兩年后憑這點本事被縣劇團錄用,做過近十年美工。我干藝術純屬野學,無知者無畏,不知深淺的好處是膽子大、沒包袱。
在干了四十多年藝術后,才覺得藝術這行,說高深是無比的高深,說簡單也十分的簡單。簡單到只剩下兩點:依自己的性情理解,按自己的語氣說話。只要你時刻沒有忘記自己,才有望干出與人家不同的東西來。讀畫比讀書快,讀過一個畫家幾幅畫,就基本讀懂了一個畫家,加上互聯網和博物館提供的便利,能讓我請教眾多古今中外書畫名家。在眼花繚亂紛繁燦爛的精神財富面前,我提醒自己記住:無論人家怎么輝煌,也不能忽略自己的存在,有句古話真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大狗叫,小狗也能叫。但有一件事不能做:他人辛苦得來的技法,不能移為己有,最好是做到人家怎么畫,我就不這么畫。這樣警惕自己的好處:一是避了抄襲仿制之嫌。二是有可能畫出人家也有不及我的地方。這樣堅持,或許有可能慢慢成全自家面目。
我有幸降生于一個山青水秀的南方山地,溪水穿山越巖流進我兒時的夢中,這是予我最久、最近、最甜、最深的記憶。世間最柔媚的與最堅實的東西相存相守相依億萬年不變,能說透許多人性的、倫理的、哲學的、自然的道理來。我出山時先選擇畫這個,方便,是試圖在畫一個自我。
按照《文藝報》這個版子的要求,要請一個美術評論家給寫一篇文章,我師出無門,不知去請誰。要請個文友寫不難,但大凡朋友來寫,一般都會將三分好寫成七分佳,這種奉承,明眼人都看得清楚,不如就請諸君直接看畫好。不好意思,破了報社的規矩。不過,藝術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是不能有規矩束縛的,也就釋然。
(2014年11月19日《文藝報》作家水墨專欄)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