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6-05-30
分享到:
書籍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
——湯素蘭
“孩子應該讀好書,而不只是讀好看的書。”在湯素蘭看來,好書是指有經典品質、能經受得住時間考驗的書。有些好書很好看,比如《夏洛的網》《小豬唏里呼嚕》等;而有些好看的書卻并不一定是好書,比如眾多游戲、漫畫類的圖書。“童年的閱讀將影響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從小與好書相伴,是我們成年人的責任和義務。”
讀書貴在恒久
六一兒童節即將到來,湯素蘭為同學們推薦了幾本好書。其一是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勇敢的心》,這是一本關于殘障兒童生活與成長的書,里面的故事都是真實的,作者不是帶著憐憫、同情,而是真正走進了他們的生活,給予他們平等的對視,在這些殘障孩子的身上,我們可以學到樂觀、努力和永不言棄。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湯素蘭推薦的另外一本書是《藏夢》,這是一本國外優秀童詩集,由詩人、翻譯家、學者韋葦先生選編。還有一本是《草房子》,雖然這本書已被眾多老師和家長反復推薦,然而湯素蘭還是再次鄭重推薦:“這是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的代表作,是一本經受了時間考驗的作品,值得一讀再讀。”
“讀書不能太功利,不能急于求成。特別是孩子,重要的是產生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湯素蘭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有些孩子為了作文寫得好去讀課外書,結果讀了三五本,發現沒有效果,就又放棄了。“書籍的滋養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有效果的,貴在堅持和恒久。”在她看來,童年時期要盡可能多讀一些書,對各種書籍要有廣泛的涉獵,并不需要每讀一本書都去寫讀后感、去解讀其中的思想內涵。
作為一位母親,湯素蘭非常注重自己孩子興趣的培養。“我兒子小學畢業被選拔到重點初中,然后初二的時候,我給他轉到了一所普通中學,因為這樣他會少很多壓力。”這是湯素蘭與許多家長不同的地方,她最關心的是孩子的人格和品行,希望他健康快樂。“我很欣慰他懂得尊敬老師,懂得感恩,懂得為別人做事情。這是我從小就培養他的。”湯素蘭說。
寫作中思考人生
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光,湯素蘭說那正是“書荒”的時代,而她又是在偏僻的山村長大,很少能找到課外書看。有一次,她在自己家的閣樓上找到幾本上世紀50年代的雜志和書籍,后來才知道是父親當年從城里回鄉下時帶回來的,原本有整整一箱,但后來大多都遺失了。這次發現給湯素蘭很大啟發,此后,她經常到村里其他人家的閣樓里找書看,她還動員要好的同學回家去翻閣樓。“有一個同學的哥哥上過中專,在她家里翻出了幾本小說,我們欣喜若狂、如獲至寶。”湯素蘭笑著說,這段找書的經歷讓她印象深刻,后來還成為她寫作童話《閣樓精靈》的靈感來源。
自1986年發表第一篇作品,30年來,湯素蘭一直堅守在兒童文學這塊陣地上。不同的人生階段,她擁有不同的寫作體驗。起步的寫作主要依賴于自己的書本知識和學來的技巧,加上自己的童年經歷。后來,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她真正認識到孩子需要什么,寫作也開始更自由一些。如今人到中年,她在關注孩子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社會。寫作中,她會自然地表達自己對社會人生的思考,同時表達對理想的世界、理想的童年、理想的孩子的期待。
最近天天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精裝版的《紅鞋子》,其中收錄了湯素蘭的16篇短篇童話,并配以精美的插圖。今年6月,她還有4本散文隨筆會和讀者見面。“這4本散文隨筆集,一本是我的童年生活回憶,一本是寫我身邊的動物,一本是我這些年到過的地方、看過的美景,還有一本是我寫給小讀者的,關于讀書與成長的思考。”湯素蘭說,這幾本書和其之前寫的小說、童話不同,都是她生活的真實記錄,以及她對生活的感悟,相信讀者看過這幾本書,會對她有更多的了解。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