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7-02-28
分享到:
小編語:笨狼媽媽寫的童話,溫暖了很多孩子的心靈,笨狼媽媽的作品,給了無數人童年的一雙翅膀,被譽為“有光芒的寫作”。她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始終關注孩子們的生長壞境和心理健康,提出了許多關于青少年方面的提案,為孩子們更健康快樂的生活奔走呼號。我們來了解更多笨狼媽媽自己的故事吧。
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堅守著兒童文學陣地,守護著童年夢想,為無數孩子編織著美麗童話;
她用一種個性化的詩化語言,恰到好處地傳達出幽默和溫暖,充滿溫情卻絕不甜膩,講究趣味而絕不輕浮,成為孩子們心目中的知心朋友;
她的作品,給了無數人童年的一雙翅膀,被譽為“有光芒的寫作”;
她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始終關注孩子們的生長壞境和心理健康,提出了許多關于青少年方面的提案,為孩子們更健康快樂的生活奔走呼號。
她先后多次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獎項,2010年底以新作《奇跡花園》,再度斬獲中國兒童文學界的最高獎項,她就是我國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
山村里走出的女作家,愛讀書成為實現夢想的翅膀
湖南寧鄉縣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是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出生并成長的地方,上個世紀60年代,這片地區雖不富饒,但景色秀麗、民風淳樸。回憶起童年時光,湯教授的臉上總是綻放著笑容,她的童年無疑是快樂而歡暢的。雖然父母外出工作不在身邊,爺爺奶奶自始至終無微不至的關愛照顧。爺爺雖是農民卻也讀過些書,關于爺爺對于知識的“敬畏”讓幼年的湯素蘭記憶深刻,家中哪怕一張廢紙,只要上面有字,他也不會隨便丟掉。
湯素蘭從小就特別愛看書,為了要找書看,她甚至翻遍了全村人家的閣樓,或許童年唯一的苦悶就是偏僻而略顯閉塞的山村書籍太少,滿足不了她的閱讀興趣。
等到湯素蘭第一次接觸童話,已經是在大學課堂上了。當時兒童文學剛剛在大學復課,她首次讀的是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當時年僅16歲的湯素蘭立刻就被這種新奇的題材吸引了,隨后她就開始嘗試著自己寫童話故事。沒想到畢業后,機緣巧合進了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當編輯。
當了解到真正的作家是如何創作后,湯素蘭的文學造詣和寫作水平漸漸提高了,作品慢慢也多了起來。1998年她榮獲第十三屆湖南青年文學獎,199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短篇童話集《奶奶和小鬼》《紅線的心愿》,專論《童話的誕生》,散文組詩《野雨》、《夢之音》、《難以訴說》,長篇童話《小朵朵和大魔法師》、《小朵朵與半個巫婆》、《尋找快樂島》、《閣樓精靈》,系列童話《笨狼的故事》等。
一顆童心,滿腔真情,她成了孩子們的“童話媽媽”
成為作家的湯素蘭名氣雖然越來越大,卻仍保持了一顆童心和滿腔真情,她真心實意地關愛著兒童的成長,寫作之余經常深入農村跟孩子們打得火熱,在湯素蘭的博客里記錄著許多她跟孩子們快樂交往的影像。
有一年暑假,作為湖南省師范大學教授的湯素蘭帶著大學生進入農村開展暑期實踐活動,他們一起關心和幫助留守兒童,陪他們玩耍并輔導功課,湯素蘭還給當地小學的孩子們都送了一本自己的作品。有一個孩子經常會去湯教授的住處看書,看完后又戀戀不舍地離去。后來,湯素蘭教授對這個孩子說:“這是我送給你的書,你可以帶回去看的。”沒想到孩子說“我怕把書弄臟了”,一句話頓時讓湯素蘭心酸不已。
農村里的留守兒童跟城里的孩子相比,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精神方面都太匱乏了,他們更需要得到人們的關愛。從此之后,湯教授深入基層探望孩子們的時間更多了,每次去都會給他們帶上一些書籍資料。
幾年前,青島有一所小學在六一兒童節之際請湯教授去做講座,到了那里湯教授發現,這個班里40多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抱著一本她寫的書拍了一張照片,全班40多張照片拼成一個大大的心形圖案作為禮物送給他,這讓她激動不已,稱“這是自己收到的最美好的禮物,我寫的書受到孩子的喜愛,真的特別高興”。
湯教授說,孩子們天真無邪,比成年人更容易開放自己的心靈,他們會經常寫信給她,會談到自己偉大的夢想、純真的想法、成長的煩惱等等,她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回復孩子們的書信,撫慰孩子們那一顆顆可愛純真的心靈。
身兼多職不喊累,政協委員責任大
湯教授不僅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同時還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民進湖南省副主委、湖南省作協副主席和湖南省文聯副主席等多個職務。多重的身份同時也代表了多重的責任,但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她一刻也不敢放松,她多次提出了有關孩子教育的提案。比如在2013全國兩會上,她提了幾個有關青少健康成長問題的提案。
其中一個是關于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自1991年9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1992年1月1日執行以來,為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執行的過程中,人們還是發現這部法律缺乏可操作性。在真正處理關涉未成年人利益的案件時,人們很少會運用和遵循其中的法律條款。進一步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人保護法》,在對未成年人權益進行保障的同時,明確社會、學校、家庭、各級政府職能部門與司法機關的責任。比如明確戶藉管理機關與執法部門的責任,對未成年人實行嚴格的登記制度,明確未成年人父母的監護責任,強化執法機關的保護責任。司法部門針對各項條款出臺司法解釋與執法標準,使本法律更具操作性。尤其對“監護權”的中止、轉移等問題必須明確與細化。對虐待兒童的行為進行定罪,完善法律法規。建立一個高速有效的未成年人保護機制,以公權力保護未成人的權益。
還有一個是關于堅持“一綱多本”,維護中小學教材編輯出版公平競爭秩序的建議。自1985年我國開始實行教育體制改革以來,中小學教材實施國家統一課程標準下的教材多樣化方針,即“一綱多本”的政策。2011年7月,教育部向參加新課標修訂會議的教材編寫機構頒布了除語文、歷史、思想品德三科外的新課標修訂稿,專家普遍認為這是教材編寫從多元化回歸到“一綱一本”的前兆。倘若如此,十多年的教育改革成果將就此被否定,并且擾亂中小學相關課程教學的實施。因此,建議中小學教材編輯出版應繼續堅持“一綱多本”的競爭局面,維護教育改革的發展方向。
寄語青少年,健康快樂成長
當記者問到湯教授對青少年有什么寄語時,湯教授語重心長地說“我希望全社會都樹立一個正確的兒童觀,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先哲紀伯倫曾說過:你們的孩子,都不是你們的孩子,……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你們可以陰庇他們的身體,卻不可陰庇他們的靈魂;你們可以努力去模仿他們,卻不可以使他們像你;因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與昨日停留,因為孩子住在明天的宅中。
湯教授認為,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孔子曾說過要“因材施教”,但是,因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也因為整齊劃一的考試制度和人才培養模式,對孩子的教育變成了知識的“填鴨”,標準化教育取代了個性化發展。當過老師的人都有這樣的深刻體會: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不是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而增長,反而是減弱。所以,才有了錢學森之問:“我們的學校為什么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
玩是兒童的天性。孩子往往通過游戲探索世界,認識自我。但是,現在的孩子因為怕輸在起跑線上,課余時間被各種培優班和補習班占滿,玩耍的時間越來越少,體育鍛煉的時間也越來越少。為了安全起見,許多學校甚至連傳統的春游、秋游都取消了。可是,沒有玩耍和游戲的童年還能算是童年嗎?沒時間玩的孩子,不管知識多么豐富,生活多么優裕,也是不幸福的。為了我們明天的孩子,改變我們的兒童觀,讓孩子回歸孩子,已經刻不容緩。
(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曉航)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