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藝報 曹文軒 時間 : 2017-03-22
分享到:
“你就非常優雅地倚在門框上,向在你門口溜達來溜達去的人做一個優雅的動作,請進,這里也有很好的風景。”
今天文學的評價標準基本上是由西方來指定的。我們今天的文藝研究者,應該把中國古代文論里面一些非常重要的范疇容納進來,比如境界、意境、意象等等。
作為一個中國作家,你有著那么多、那么好的寫作資源,為什么不去開掘自己文化地表下的富礦,而一定要去走西方的道路?中國有太多太多好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我參加了兩次座談會,一次是2014年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一次是2016年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兩次座談會上,我對文化自信這個提法都有一種心靈上的契合,所以感受也比較深。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里,文化自信始終是關乎意識形態的基本主題之一,這也是為什么我聽了之后會有一種一拍即合的感覺,因為這幾年我一直有這樣一種感受,覺得我們對自己不是很自信。今天這個世界是西方中心主義的世界,很多問題的參照系都是西方,包括對我們生活的判斷,以及我們生活的方向、對是非及標準的衡量,在我們談論它們時,我們的參照系,就是西方。比如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打開新聞頁面,似乎整個世界就剩下一個特朗普,這就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在這個世界中的話語權有多大,大到我們幾乎無法躲開。西方中心主義的確立當然有一些現實的社會背景,因為它在軍事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強大,強大就有它的話語權,西方中心主義在今天已經變得非常地霸道。
今天文學的評價標準基本上也是由西方來指定的。當我們創作了一部小說或是一部戲劇的時候,我們的評價體系和評價標準是來源于西方,而不是我們自己確定的。那么,我們自己到底有沒有好的東西呢?最近我一直在看中國古代文論,體會很深。我們今天的文藝研究者,是否能把中國古代文論里面一些非常重要的范疇,變成今天中國批評家們、當然也包括我們兒童文學的批評家們的話語資源?比如境界、意境、意象等等,這些是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范疇,西方文學中沒有這個范疇。西方文學批評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以“深刻”這個詞來加以判斷的。比如,你這個作家是不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就看你是不是一個深刻的作家,但中國原來并沒有深刻這個詞。我曾讓我的一個碩士生研究這個問題,“深刻”這個詞在中國文學里到底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古代中國,評價一部作品的時候沒有“深刻”這個標準,盡管古代中國詩歌、小說一樣也是深刻的,可是我們并沒有拿“深刻”這個詞去衡量作品,我們談的是意境、雅致、境界、趣味、味道……我經常在課堂上問我的學生,誰能向我證明,你的那個“深刻”就一定比我的“意境”要高明,沒任何人向我證明過。可是,因為我們不自信,所以我們只能用西方的標準來衡量今天所有的作品。
我們今天的文學批評包括兒童文學理論,處于一個理論困乏的局面,正如當年說中國是一個貧油大國,我們現在的理論,包括兒童文學理論,也處在這樣一個“貧油”狀態。問題在哪里?在我們的文化地表之下到底有沒有可以開采的資源?我以為是有的。由于西方中心主義強大的磁場,我們現在幾乎連問一問的意念都消失了,更不要說來探討有沒有這個話題。
所以,我非常贊同“堅定文化自信”這個提法。之前在談到中國的兒童文學怎樣走向世界的問題時我就說過,當我們在談論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的時候,其實就意味著我們處在一個非常被動的位置。美國人不會談怎么讓美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法國人也不會談,德國人也不會談,英國人也不會談,甚至日本人也不會談,因為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的作品剛剛出來,我們的出版社很快就會引進,可是,他們又是怎么來了解我們的東西呢?我們總是在懷疑自己。當然,你可以懷疑自己,沒問題,但是否有人發覺我們雙方的信息是嚴重不對稱的?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文化工程,國家拿出很多資源來進行翻譯資助,把中國的作品翻譯成英文或別的語言,然后向國外輸出。可是,我想問一句,美國人何時把他們的作品翻譯成漢語,請我們的出版社看一看:“某某老總,我們現在有一篇美國童話,你們愿不愿意出版?”請人來看這個問題的背后原因非常復雜,責任不完全都在我們,責任也不完全在于我們作品的質量。此外,我一直不太贊成我們的比較方法,拿全世界最優秀的作品與中國一個國家的作品進行比較。把全世界優秀的兒童文學摞在一塊和中國的兒童文學進行比較,這對中國的兒童文學作家來說不公平。這個比較方法首先就是不對的。另外還有評價標準的問題。為什么不能由我們自己確定自己的文學評價標準,為什么這個標準只能由西方人來定,這些問題的背后都有一個文化自信的問題。
堅定文化自信的同時,我們也要警惕極端的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中國歷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極端國家主義和民族主義,造成了中國與世界對話的缺失,給這個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巨大的災難,所以改革開放以后的中國人才會對改革開放有著深切的體會。今天當我們在講文化自信的時候,一定要對這些問題有清醒的認識,當然,當下的重心還是在于如何堅定文化自信上。
得獎之后,我談得最多的也是文化自信的問題。作為一個中國作家,你有著那么多、那么好的寫作資源,為什么不去開掘自己文化地表下的富礦,而一定要去走西方的道路?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要拒絕學習。我們依然要非常謙虛地去學習他人所長,兼收并蓄。但同時要看到我們自己的長處,無論是思想資源還是創作資源,中國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儲藏。對于一個中國作家而言,中國有太多太多好的故事,這些故事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我最近打算寫一部長篇,寫什么呢?三年自然災害中,上海有三千孤兒(其實不止三千)流浪街頭,眼看著一個一個要餓死。后來從上海(無錫、蘇州也有)一火車皮一火車皮統統拉到了內蒙古草原,幾千孤兒散落到那里,而接收他們的家庭全部是蒙古族家庭。其中有一個婦女去領養站時,還剩下六個孩子沒有人認領,她說這六個我都要了,于是就把這六個孩子全領走了。在這幾十年時間里,她把這六個孩子培養成了醫學專家、地方干部、軍隊干部,個個都非常出色,其中有許多故事非常感人。作為一個中國作家,你為什么不挖掘使用這些用苦難換來的巨大的寫作資源,而是一味地模仿西方的文學?當然,有人模仿也可以,但是我以為,中國多年的苦難為中國作家提供了那么豐富的寫作資源,你為什么不用?我覺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真的是非常幸運的,因為這塊土地向你提供了太多太多這個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好故事,我們一定要善于挖掘這些資源。
我們有非常好的文化資源,我們一定要使用起來,要有文化自信。而且強調文化自信的時候,我們也不要放棄對世界上最先進的東西的學習。放棄學習也是非常愚蠢的。自信了才能善于學習,學習了才會讓你更加自信。另外,現階段人家不能用平視的目光看你,你也不要太生氣,也不要太惱火,因為那么長時間以來你一直把大門關著,現在門突然打開了,雖然打開也有一段時間了,但你總得允許人家在門口多溜達一會兒。我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就說過:你就非常優雅地倚在門框上,向在你門口溜達來溜達去的人做一個優雅的動作,請進,這里也有很好的風景。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