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彭亮 時間 : 2017-03-27
分享到:
“冷雨撲面心猶熱,花香襲人情愈濃。壯志終把新天換,春暖韶山年味紅。”
2017年,初春。在一位老同學的“攛掇”下,我們從汨羅老家驅車100多公里,自駕去韶山。而開篇這首七絕,記錄的正是此次韶山之行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鮮花更比煙花美
雖然氣溫已經走低,韶山市區卻熱鬧非凡。到處可見掛有“鄂”“粵”“桂”“貴”“贛”等地車牌的車輛。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來此緬懷偉人功績。近年來,到毛澤東銅像前祈福成為韶山一道特別年俗。抬頭看到10多米高的毛澤東銅像,面帶沉思的微笑,正視前方,顯得格外和藹。廣場上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大家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空氣中也涌動著喜悅的暖流。在耳熟能詳的《東方紅》歌聲中,我和老同學一道向毛澤東銅像敬獻鮮花、鞠躬致意,表達對偉人的無限敬仰和懷念。
剛獻完花,就聽到旁邊一個中年婦女用外地口音抱怨:“我們每年來給毛主席老人家拜年,都是要放鞭炮的,今年規定不讓放鞭炮,太不近人情了嘛。”她身邊十來歲的兒子卻欣喜道:“老師說了,放鞭炮不環保!媽,你看這些花籃多好看,我還能聞到花香味呢!”清風吹過,在幾分凜冽的春寒中,我聞到了空中飄浮的幽幽花香。沒有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刺鼻難聞的硝煙味,放眼是嬌艷欲滴的鮮花,呼吸著沁人心脾的花香,這應該是毛主席他老人家更樂意見到的吧。
壯“志”終把新天換
銅像廣場獻完花,便直奔毛澤東故居。故居門口早就排起了首尾不相見的長龍,在寒風細雨中緩緩挪動,卻沒聽到任何人的抱怨和喧鬧,仿佛排隊也有了幾分儀式般的莊重感。
進到故居堂屋,就看到墻壁上掛著的毛主席全家照。年深日久,照片也隨歲月的流逝日益泛黃,照片中的每個人看上去也是那么平凡、質樸,甚至有點兒拘謹。為什么這個平凡無奇的普通人家,能走出毛澤東這樣的開國領袖、一代偉人?其中緣由眾說紛紜,對此,毛澤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1910年秋天,少年毛澤東走出韶山沖之際,曾經寫了一首七絕《出鄉關》:“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字里行間,跳蕩一股“天下之大、盡可去得”的沖天豪氣。1959年6月,已經成為國家主席的毛澤東重返故園,撫今追昔,揮毫寫下詩詞《回韶山》。其中一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宣言,與當年“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蓬勃英氣遙相呼應。兩首詩都強調的一個“志”字,將歷史脈絡清晰勾勒了出來。
功崇唯志,業廣唯勤。最令人感佩的是,毛澤東這個“志”與升官發財、飛黃騰達的封建傳統觀念的“志”完全不同。毛澤東同志一家為中國革命貢獻了6位英烈,他曾在名篇《為人民服務》中對此進行過深刻闡述:“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這段話不但表明了毛澤東同志為之奮斗一生的根本動力,揭示了6位親人為革命犧牲的根本原因,更昭示了中國共產黨人應當具備的崇高信仰和精神境界。
人無志不立,國無志不強。一個“志”字,不但對個人至關重要,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何嘗不更是如此?戰爭年代,我們能夠壓倒一切強敵,實現國家民族獨立,離不開革命先烈們“拎著腦袋干革命”的犧牲之“志”;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由一個貧窮落后的“東亞病夫”發展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離不開“勒緊褲腰帶搞建設”的創業之“志”;展望未來,要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偉大目標,更加離不開“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趕超之“志”。
特別支部見“初心”
從毛澤東故居出來,老同學提議我去看看中共韶山特別黨支部陳列館。韶山村黨總支書記兼特別黨支部書記毛春山擔任義務講解員,他說,這個特別黨支部是中國農村最早、最堅強的黨支部之一,它的成立,“在韶山點燃了革命火種,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特別黨支部陳列館以毛澤東1925年親自創建中共韶山特別支部及其組織發展為線索,分為“率領鄉親鬧翻身”“帶領群眾走大道”“引領人民奔小康”三大部分,反映了韶山特別支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史。在中共韶山特別支部的領導下,這片紅色熱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特別支部首批成員毛福軒、毛新梅、李耿侯、鐘志申、龐叔侃5人先后慘遭國民黨殺害,成為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其實,韶山特別支部并不“特殊”,它只是中國成千上萬黨支部中的普通一個。但正是有了成千上萬個這樣扎根人民、服務人民的基層黨組織,有了無數“韶山五杰”這樣的革命先烈,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才能獵獵飄揚,永不褪色。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記錄在一塊展示牌上的一首題為《金花籽開紅花》的民歌。據記載,這首民歌是1925年楊開慧辦夜校期間,親自教唱韶山民眾:“金花籽(那個)開紅花,一開開到窮人家。窮人家要翻身,世道才像話。今天望(那個)明天望,只望老天出太陽;太陽一出照四方,大家喜洋洋。”自創建之日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所在,更是中國共產黨贏得全國人民的擁戴與追隨根本原因。2016年“七一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號召,不僅是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繼承發揚,更是對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鏗鏘誓言。
走出特別支部陳列館,一路只見毛澤東遺物館、滴水洞、毛澤東紀念園等景點人潮滾滾,無不展現出廣大人民對偉人的緬懷、對革命先烈的敬仰、對國家民族的摯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情此景,使我禁不住心潮澎湃。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