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7-04-17
分享到: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釋
1.漢江:即漢水。發源于陜西省寧強縣,經湖北省至漢陽入長江。臨眺:登高望遠。一作"臨泛",則是臨流泛舟之意。
2.楚塞:指襄陽一帶的漢水,因其在古楚國之北境,故稱楚塞。三湘:湘水合漓水稱漓湘,合蒸水稱蒸湘,合瀟水稱瀟湘,故又稱三湘。此當泛指洞庭湖南北諸流域。
3.荊門:《水經注·江水》(卷三十四):"江水又東歷荊門虎牙之間。荊門在南,上合下開,暗徹山南;有門象虎牙在北,石壁色紅,間有白紋,類牙形,并以物象受名。此二山,楚之西塞也。"今湖北省荊門縣城即在江南岸邊,縣南有荊門山,與北岸之虎牙山隔岸相對。九派:《文選》郭璞《江賦》:"流九派乎尋陽"。李善注引應劭《漢書》注:"江自廬江潯陽分為九。"這兩句寫江漢相通之廣,南連三湘,西通荊門,東達九江。
4.“江流”句:極言漢江的浩淼。
5.“山色”句寫在江邊眺望遠山,山色若有若無。
6.郡邑兩句:言水勢浩瀚,波瀾動蕩,使人覺得眼前的郡邑好像都漂游浮動起來,遠處的天空似乎也在浮蕩。
7.山翁:晉代將軍山簡,曾守襄陽。這里借指當時襄陽的地方長官。
譯文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像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解說
選自《王右丞集箋注》卷八。開元二十八年(740),40歲的王維調知南選,以殿中御使的身份去黔中等地任選補使,途經襄陽時作此詩。詩的前六句寫臨流遠眺的景觀和感受,既是寫實,又充滿想象,氣象恢宏闊大,是歷代文人寫江漢景象的佳作。《瀛奎律髓》:"右丞此詩,中兩聯皆言景,而前聯猶壯,足敵孟、杜《岳陽》之作"。《唐詩成法》:"前六雄俊闊大,甚難收拾,卻以'好風日'三字結之,筆力千鈞。"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