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7-05-04
分享到:
律詩每首八句,有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之分。
五言律詩是指合乎格律的五言八句體,如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所謂合乎格律,就律詩而言,就是押平聲韻,每句的平仄符合規定,每篇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五言律詩定型于初唐沈宋之手,到初唐四杰那里已經成熟,是唐人近體詩的核心體裁之一。初盛唐的五律代表著五律的正宗風格,以興象高華、自然神韻為最高境界。晚唐的賈島、姚合,宋代的永嘉四靈,也都著力于五律的寫作,注重苦吟錘煉、磨鐫意象,也是五律作者可以取法的對象。
七言律詩是指合乎格律的七言八句體,如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七律體制定型約在唐中宗景龍年間,與五律成熟的時間大致相近。但七律在藝術上的發展,整體上晚于五律。盛唐諸名家如祖詠、李頎、高適等多有名作傳世,至王維所作漸多,至杜甫蔚為大國。杜甫對七律作出巨大的發展,風格多樣,題材廣闊,奠定了后世七律寫作的基本規范。杜甫以后的李商隱、黃庭堅、元好問等人,都是七律大家。七律難學而易工,其風格較五律更為多樣,成就更易,今人寫作近體,當以七律為必學之體。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