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省散文學會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湖南省作家協會>文學學會>省散文學會

    談鐵安望城美食散文精選

    來源:   時間 : 2017-05-22

     

    分享到:

      抱雞婆筍子炒酸菜,飯榔頭

     

      前幾天逛農貿市場,見賣小菜的攤位上擺了一個盆子,盆子里浸了些大拇指一般粗的小筍子,黃黃的,以為好吃,便買了些回家,洗干凈炒了一小碟子端上桌,用筷子夾起一點放到口中嚼起來,除脆脆的比較爽口之外,沒有別的味道,比不上鄉下老家的抱雞婆筍子炒酸菜的味道。

      我老家是銅官鄉下一個叫茅屋灣的地方。茅屋灣原來的生態環境好,山里的蕨子,水里的游魚都是好東西,那些山磡旁伴水的磡邊上一塝塝抱雞婆筍子,也可以算得上美食。弄一盤抱雞婆筍子炒酸菜,不用其他蔬食也可以吃下幾碗飯下去,被大人們稱為“飯榔頭”,意思是說,這抱雞婆筍子炒酸菜,像榔頭一樣可以將飯筑到肚子里去。

      茅屋灣前面有一口大池塘名叫株林塘,株林塘水質好,清清澈澈,連水里的游魚細石都看得清清楚楚,塘周圍的人家以前都在塘里洗菜洗衣,就是挑回家去倒入水缸中直接舀上一勺來喝,也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塘邊磡上,除幾株垂柳之外,就是一爿爿的野玫瑰刺,機靈果,包括一些伴水而生的金銀花藤等,當然還有就是被稱為抱雞婆竹子的小斑竹。

      株林塘一年到頭還不干一回,塘里的游魚好大一條。走在塘邊上,看著池塘里,一只不知死活的牛頭蜢子剛剛伴在水面上,冷不丁從水里伸出一個魚嘴巴來,也不知道是怎么弄的,一個水花,那只牛頭蜢子就被游魚子咬走了。這些游魚子鬼得很,哪怕是太陽的影子來了,它都游開去了,沒有一定的辦法根本弄不到岸。當然魚再聰明也沒有人聰明,于是,大家跑到株林塘邊上找到那些抱雞婆竹子,選那些已經生長了一年以上的筷子一般大小的竹子做釣竿,釣竿尖子比一顆鞋釘大不了多少,纏上一根尼倫絲,再用大頭針彎成一個釣魚鉤子鎖在合絲上,便成了一根游魚釣。想去釣幾條游魚,便找來一根竹椏子到屋檐下的蜘蛛網上一攪,將攪來的蜘蛛絲捏成一個和牛頭蜢子差不多大小的坨,上在魚鉤上,再到株林塘邊走一遭,一個圈下來,能夠釣上十幾條游魚來。這些做釣竿的抱雞婆竹子,還是筍子時就是抱雞婆筍子。

      看到了抱雞婆筍子,順便扯著。株林塘邊抱雞婆筍子多,不要多久就扯了一把,帶回家,剝了筍殼葉,露出了淡青色的小筍子來。告訴母親,母親拿起抱雞婆筍子,用指甲輕掐筍子,將那些老的去掉,留下嫩的一截,浸在準備好的米潲水(淘洗米的水)里兩三天。再去看時,筍子已經浸得有些發黃或者發白,還有幾個小水泡浮在米潲水面上。差不多了,便撈上來漂洗干凈,切成米粒般長的一截截,緊一下水,盛在碟子里。再從雜屋的壇子里抓出一把排菜酸菜來準備著,排菜酸菜進壇不是太久,也呈淡黃色,還散發著一種略帶酒氣的清香。

      有一位鄰居從外面進來,估計是聞到了香氣了,問,做什么菜咯?這么香!抱雞婆筍子炒酸菜,母親答道。這時候,母親已經將小筍子放到鍋里炒干了水,于是將筍子鏟到鍋的一邊,再挖出一些豬油來放在鍋里融了,將酸菜也倒到了鍋里和小筍子一起翻炒起來,放點鹽,再放點干辣子,又翻炒幾下,一碗抱雞婆筍子炒酸菜就做好了。這時候,碗里的菜蔬是淡黃色的筍和淡青色的排菜酸菜,其中還夾著點點紅椒,散發出陣陣略帶生菜清香的氣味,拈起一點放到口中,脆、爽、鮮、辣、微酸,滿口生津,勾起了無窮食欲。

      父親很隨便地問鄰居吃了飯沒,沒吃就坐下來吃一口,鄰居居然說還沒有,于是便毫不客氣地坐到了餐桌邊。父親到里屋找出了半瓶谷酒,倒上半茶碗給鄰居,兩位男人便吹了起來;母親見狀,又從外面的篾折子上揀起幾條前些天株林塘里釣的曬得半干的游魚刁子煎了,再在壇子里挖出半碗辣椒蘿卜放到桌子上。大家圍著這張小桌子,小酒、干刁子魚、壇子辣椒蘿卜,配上抱雞婆筍子炒酸菜,幾個農家小菜就將客人留住了。

     

      爛壩子的酸辣湯,辣得一身汗過滾

     

      在老家銅官鄉下的田壟里,原有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渠,渠上每不到五百米就有一個自然形成的攔塞,這些攔塞被稱為壩。壩都有名字,我家前面的這座壩叫爛壩子,不要以為爛壩子就是一個爛得不行的壩,其實這壩是有底蘊的,爛壩子直達湘江不說,光壩上那幾塊厚重的條石和墩子上刻著的蜈蚣就讓人心生敬畏。

      爛壩子的岸上,除了水田之外,農家還將那些要垮不垮的土扯攏來,扯成一個個的瓜堆。所謂瓜堆,其實就是種瓜種菜的水邊旱土,瓜堆上種得最多的除絲瓜南瓜等之外,辣椒也是種得很多的。說到辣椒,以前也沒有這個品種那個品種,農家也不到種子公司去買種,都是自己家里留的辣椒籽育的秧子,且只有兩種,一種是平時蒸著炒著或者油淋的大辣椒,還有一種就是黃辣子。

      黃辣子與大辣椒雖然都是辣椒,卻是有所不同的。以前人們在栽辣椒時,是以栽大辣椒為主,栽完后,還有半截土,便問左鄰右舍:“有黃辣子秧子沒,挑幾蔸給我。”于是趁著太陽還沒有落水,挑上幾蔸栽好,蔭上座蔸水便完事了。這些黃辣子樹長得快,長得高大,一只黃辣子樹至少有兩只大辣椒樹那么大。到了秋天,黃辣子結滿了樹,有紅色的和黃色的,三四寸長一只,尖尖的,鼓鼓的,和小手指大細差不多,滿肚子的辣椒籽。

      這種黃辣子不能作菜炒著吃,只能曬干做干黃辣子,或者切細切細做佐料。以前農家檐口下的挑梁上掛著一串串的干辣椒,有紅色的,黃色的,就是黃辣子。但我們銅官那邊,這些黃辣子除曬干辣椒之外,還將辣椒剁碎入壇,做成酸黃辣子。

      爛壩子的黃辣子己經老了,母親提著一個竹織的篾菜籃摘了回來,順便在壩里洗干凈,叫我們到下屋去借把磚鏟子回來鏟辣椒。磚鏟子是以前農村里提(音dia)土磚時削土磚用的一種鏟子,類似于武打戲中的宣花斧,這種鏟子的用途除削土磚之外就是捅黃辣子。母親將洗干凈的黃辣子倒在一個木制擔水桶里,坐在椅子上用腿將桶子夾穩,雙手握住鏟子彎腰捅了起來。不多久,一籃子黃辣子就捅碎了,這時候的辣椒氣嗆得人的眼淚水直流。接下來,母親找出一個銅官窯上出的陶土壇子,將剁碎了的黃辣子按照一斤鹽做二十斤辣椒的標準拌好裝到壇子里,蓋上壇蓋,放好壇弦水,一壇子酸黃辣子便做好了。

      冬天來了,土里沒有什么新鮮蔬菜,這時候,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辣椒湯當家。搞集體的時候,雖然冬天沒有什么要趕季節的農活,但也還是要出工的。上半晝散工了,母親從爛壩子扯了幾根大蒜帶回家做酸辣湯。飯已經煮熟了,將飯鍋端開放上洗凈的菜鍋,舀上一竹端水放到鍋里,挖半調羹豬油搭在水上,一會兒,鍋里的水就開了,油花泡滿了鍋;母親從壇子里挖出兩調羹酸黃辣子來倒在鍋里,再將切好的大蒜葉也丟下了鍋;這樣,一砵子酸辣湯就做好了。這時候,黃色的酸辣、綠色的蒜葉還有滿鍋飄著清香的油花,讓人口水直流。

      于是,一家人圍到了桌子邊,一個酸辣湯就開飯了。湯砵里放了兩片調羹,我左手端著飯碗,右手拿起調羹,一連往飯碗里舀了四五調羹湯,只到飯上泡出了水來才停下來。放下調羹,夾起筷子就將飯往口里趕。這時候,一股蒜葉的清香和著濃濃的酸辣味只往口腔里涌,湯里的辣椒籽和飯粒混在一起也在舌頭上打轉轉,忍不住將蒜葉、辣椒籽和爽粒的米飯嚼了起來,不到三秒鐘,十足的辣勁從牙根到舌尖到天顎板蔓延開來,連忙將口張開,一連唆了幾下,讓一點涼風從卷著的舌頭上漫過,辣勁微微減弱,于是將嚼碎了的酸辣椒籽等咽下喉嚨,便有一綹辣勁隨之而下,居然辣到肚子里去了,繼而是頭上冒氣,渾身發熱,雖是數九寒天,三萬六千汗毛孔一齊漲開,憋了一個冬天的老汗滾滾而來!

     

      石灰泥鰍,忘不了的田間記憶

     

      山上的石灰和水里的泥鰍,是風牛馬不相及的事情,但石灰泥鰍卻是一道美食。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村還是搞集體化的時候,每年春插上岸不久,人民公社或者大隊上就發下話來,某月某日,要到銅官河里(其實就是湘江銅官地段)去起石灰。這些石灰都是從長沙上面的坪塘那邊用船運下來的,坪塘石灰燒得好,不老不嫩,好用。船上運來的是角子灰,挑回生產隊后,還要發成揚灰,角子灰是一坨一坨的生石灰,通過吸收水分發成揚灰后,像灰面一樣,風一吹都可能飛起來,大概這就是叫“揚灰”的原因了。這些發好后的揚灰,按照每畝田50——100公斤的標準撒到稻田里,既可殺菌又可改良土壤,以前的農藥化肥少,水稻的病蟲害也不多,應該與施用生石灰有關。

      田里打石灰,是在薅禾(學名叫增根)的時候,今天要薅禾了,先打上一遍石灰,田里的野草也容易死些。可能是石灰有堿性,不但可以打死田里的草,就連田里的泥鰍鱔魚也被石灰水滶死了。常言說,三月螺陀四月鱔,泥鰍也不例外。這時候的泥鰍很肥,但石灰一撒,泥鰍受不住,從泥里鉆出來,想往沒有石灰的地方跑,可田里全部是石灰,白茫茫的一片,往哪里跑?幾個回合,泥鰍就死翹翹了。于是,薅禾的人就將這些石灰泥鰍撿回去。

      別看這撿泥鰍,卻也有些學問。田里的稻子長得很深,人如果彎腰去撿,一是禾尖子豁人,二是石灰嗆人,有些人就折來兩根棍子或者帶個火鉗,直著腰夾起死泥鰍放到桶子籃子里,真是懶人有懶辦法;但是,大部分撿石灰泥鰍的,是一邊薅禾一邊撿,每條都被收入囊中,沒有一條漏網的。有時會,一丘田的禾薅完,可以撿上十幾斤石灰泥鰍。

      由于薅禾的時候天氣都很熱,泥鰍撿回來之后必須馬上處理,于是就在塘里將泥鰍洗干凈,放在銅官出的大甄砵里用鹽腌上一天一晚,然后找來一鋪竹篾折子,將腌好的泥鰍往上面一倒,扒開,放到太陽底下猛曬兩三個太陽,便成了黑黑的干石灰泥鰍。這些干泥鰍一時半會吃不完,便找來一個布袋子裝了或者干脆就是放到銅官窯上出的壇子里,吃時再拿。

      天落雨了,隊上的男人們不出工,于是大家吆喝著到誰家去打油伙,每人兌上兩毛錢,打上兩斤捅酒子就來了。沒有下酒菜,叫堂客們從壇子里掏出些干泥鰍來,男人則趕緊洗鍋,叫同來的伙計燒火,從床彎里拖出剛剛從生產隊分到的菜籽油,倒上二兩到鍋里,待菜籽油的泡子燒干了,將干泥鰍輕輕地放到油鍋里炸了起來,不一會,一陣陣釅釅的香氣撲鼻而來。這香氣來得猛,有新榨的菜籽油的清香,讓人神清氣爽;有淡淡的石灰味,讓人有些蒼涼;有泥鰍的鮮味,讓人欲罷不能。有兩個實在忍不住了,起身圍在灶前頭,瞅著一條小一點的拈起來就往口里丟,邊嚼邊說,熟了熟了,可以吃了。這時候,不知道堂客們從哪里找出了幾只干黃辣椒,蹍碎,往鍋里一丟,掌鍋鏟的男人將泥鰍翻了幾下,蓋上了鍋蓋,然后從鍋蓋邊淋下點水去,只聽得鍋里嚓嚓一陣響,又一陣香氣從鍋蓋邊冒出來。男人揭開鍋蓋,將泥鰍裝起來,端上了桌子。半路上,也拈起了一條塞進自己的口中。

      伙計們早已等得不耐煩了,齊刷刷地站了起來,所有的筷子都向碟子里抄去,沒有一個斯文的。有一個拿筷子不贏,就是一只手從旁邊那位的手腕子下伸了過去,拈了兩條,一起塞到口里嚼了起來,干泥鰍嚼勁好,鮮中帶辣,滿口生津,肉斷絲連,骨干刺脆,實在是菜中極品,于是吸了口氣,哈了哈,將還沒有嚼碎的泥鰍吞下肚去。兩三個回合之后,大家記起了酒來,有人提議干杯,大家左手端酒,右手抓鰍,邊喝邊嚼,一鍋干石灰泥鰍不到一根喇叭筒煙的功夫,就只剩下了一個泥巴碗。

      雨停了,大家商量著下一次到誰家兌伙,然后各自回到家里,拿起鋤頭耙頭,出工去了。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十六一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91在线老师啪国自产| 武则天一边上朝一边做h|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直播|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午夜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收费|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尾野真知子日韩专区在线| 午夜福利麻豆国产精品|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大胸喷奶水的www的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67194线路1(点击进入)| 欧美亚洲黄色片|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豪妇荡乳1一5| 愉拍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动漫人物扑克软件网站| 99在线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字幕一区| 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色费女人18毛片**在线|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你懂的| 55夜色66夜色|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国产v在线播放| gogo全球高清大胆啪啪|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中文字幕在线观| 爱情岛论坛亚洲永久入口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