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7-11-24
分享到:
還在上半年,“二里半詩群”掌門劉羊就跟我說,秋天的時候,要回母校湖南師大搞一場《2016詩歌檔案:二里半詩群30家》分享會。我覺得這個主意非常好,一直期待著。
10月22日,劉羊給我發來分享會議程,時間定在11月4 日下午。我一心想早點分享,匆匆瞥過一眼就說要得要得。到了11月3日,我重溫議程時,發現地點由中文系216教室改為圖書館報告廳,便建議增加向母校圖書館贈書一項,由圖書館鄢朝暉書記接受贈書。
4日上午11點,劉羊來鄉下望城接我,到新民路附近“大夫第”,與定光、艾紅、長華、張弛、馨梓等一起,迎接專程從懷化趕過來的詩人、教授潘桂林。桂林是我的師妹,中文系90級女生,她一直從事文學評論,2013年開始寫詩。我才知道,80后詩人賀予飛是她的學生。師生兩詩人,詩壇一佳話。
分享會由師大黑螞蟻詩社組織和主辦。黑螞蟻詩社由劉羊和他的同學們創建于1997年秋天,這次分享會也揭開了詩社成立20周年紀念活動的序幕。劉羊本是詩歌學會的金牌主持,自己的活動自然當仁不讓。梁爾源會長的發言熱情洋溢,一句“寫詩不要去清華,也無須讀北大,而是要來師大”引爆全場掌聲。見到了鹿鳴兄、遲遲、青峻、虹輝、志輝、孟軍、雅婷、文濤等。還見到了知英和她的男朋友,并與他們合影,祝福他們。
分享詩人有五位,張戰、潘桂林、王馨梓、師飛和我。首先由師大的學生進行朗誦,朗誦了我的四首作品:《閑愁》《喬口懷古》《洞庭湖上尋李白》《銅官窯》。兩位朗誦者拿捏得很好,聲音賽過金玉絲竹。談分享心得時,我告訴同學們回到母校的激動心情,我仿佛回到三十年前,剛剛面對詩歌時的那份忐忑、渴慕與興奮。有趣的是,我至今都沒有什么改變。每每面對詩歌,讀詩或者寫詩時,我總像當初那樣,懷著一顆宛如少年的忐忑之心、渴慕之念與興奮之情。我特別表揚了劉羊,他少年早慧,校園成名,畢業后當了一名公務員,其實離文學比較遠,但他“不忘初心,堅守使命”,繼參與創建黑螞蟻詩社之后,又以一己之力發起并主持二里半詩群。這既是對母校文學血脈的傳承,更是對湖南詩歌的貢獻。
接下來,張戰老師談到詩歌的難度和對真理的追求,桂林教授談到親情,尤其是祖父母對她詩歌創作的影響,馨梓談到寫詩對她日常生活的改變,師飛談到閱讀的重要性以及一首詩的生成,都讓我頗有啟發。
師弟梁威曾是黑螞蟻詩社重要成員,畢業后他認為自己與詩歌、與詩人保持著一種“恰好”的距離。身為中南傳媒數字中心主任兼任團省委副書記的他,特意趕來,他在發言中講了一個故事:
幾個月前,湖南出版集團董事長龔曙光先生帶領十幾位中層干部出訪歐洲。在英國參觀牛津、劍橋大學之后,他下令考察團每位成員必須寫一首詩,當即輿論嘩然。因為除了梁威曾有過參加詩社的經歷,其余成員都沒有寫過詩,很多人壓根兒就不喜歡詩。他們于是消極抵抗,指望董事長說的是一句玩笑。然而,三天過去,只有三四人勉強完成了任務。董事長下達最后通牒,不交作業的同志視同本次考察不合格。沒有辦法,大家只好硬著頭皮,絞盡腦汁,不管寫得多爛,好歹交了再說。隨后,在挪威,龔曙光先生組織了一臺別開生面的詩歌朗誦會,所有人來朗誦自己的詩歌。那場朗誦會開得出乎意料的生動熱烈,每個人都非常投入,有人朗誦自己的作品竟然流下了淚水。他們終于發現,在忙忙碌碌的世俗生活之中,還有詩歌這樣美好的東西。
龔曙光先生本是文人出身,他在湖南省文聯主持《理論與評論》雜志時,我們曾有過幾次通信。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曾在信中告訴我,文章不要寫得過于古雅。雅中有俗,才是真雅,否則就是繡花枕頭。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