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8-02-08
分享到:
記者:《時光收藏人》您認為適合多大小朋友閱讀?
湯素蘭:這本書雖然是短篇集,但還是有一定的文字量,所涉及的內容也比較豐富,最適合小學中高段孩子閱讀。對于閱讀童話有興趣的初中生也適合。
記者:特別感動的是,您提到這些故事來源于您的白日夢,因為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做白日夢,您通過這些夢境最希望傳達給孩子們什么?
湯素蘭:在這本書的新書發布會上,編輯讓我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我選擇的三個詞是“童心、生命、家園”。童心是孩童之心,是每個孩子的本心與真心。在孩子的世界里,萬物都是平等的,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而正是這形形色色的生命,構成了我們共同的家園。所以,我希望孩子們能一直保持這樣的本心與真心,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敢于夢想,勇于創造。
記者:有些孩子會給家長講他們的白日夢,您覺得家長應該如何應對最為恰當?
湯素蘭:夢想是生命里的光,既是孩子們向上生長的動力,也是孩子們創造力、想象力的具體體現。應該允許孩子夢想,甚至應該鼓勵孩子們做白日夢,哪怕是荒誕不經的白日夢。因為這是孩子生命力與創造力的體現,也是孩子的天性。甚至有些荒誕不經的白日夢,還是孩子們在現實生中活受到壓力與壓抑后的渲泄。
記者:特別好奇,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腦海中分別是哪個年齡的自己?
湯素蘭:我一直是從自己今天對生命與生活的理解的角度來進行寫作的。但我的腦海中確實一直有童年的自己和今天的讀者。童年的自己是我理解今天的孩子的參照。我回想童年的自己,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今天的孩子,理解作為一個孩子眼睛里的世界是怎樣的,萬事萬物是什么模樣的。
記者:您覺得您童年的哪些經歷會對您的寫作幫助較大?
湯素蘭:對于一個作家來說,童年是最寶貴的財富。童年的一切經歷,都可以是今天寫作的素材。但對于我個人來說,童年在農村里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經歷,對我的童話寫作幫助最大。
記者:這些故事中,您最喜歡或者感觸最深的是哪一段故事?
湯素蘭:我自己感觸最深的是《一本書書店》,我最初甚至想以《一本書書店》作為書名。這是因為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一小時就有3個物種被貼上死亡標簽。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我寫這個故事,是為了獻給那些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生命。
記者:其實生命的話題雖然有時很殘酷,但又繞不開,您覺得,孩子多大年齡就應該思考和關注生命與愛的話題了?
湯素蘭:“生命與愛”這樣的人生問題,孩子們開始聽故事就可以了解。有些繪本故事,比如像《一片樹葉落下來》,通過落葉來講述生命的過程,孩子能聽故事就能理解。所以,生命與愛的教育可以在孩子成長的全過程中,可以通過優秀的文學作品向孩子傳達。
記者:根據您多年的閱讀和寫作經驗,您覺得兒童讀書應該注意些什么?
湯素蘭:兒童的閱讀重要的是興趣培養,將孩子引到書的世界,讓他們愛讓閱讀,愛上書藉,后面的一切就都能水到渠成。
記者:您可否給學生家長一些忠告?可否給適齡兒童列一個簡單的書單?
湯素蘭:對于孩子的閱讀,家長們不要太急于求成。開卷有益,只要孩子愿意讀書,愛上讀書,就總會有所收獲。既要允許孩子看不懂,也要允許孩子在選擇書藉的時候有自己的一些小偏好。至于說到書單,已經有許多人為孩子推薦過了,我就不重復了。經典作品推薦的人很多,至于新書,《中華讀書報》評出了2017年十佳童書,家長在給孩子們推薦書藉的時候可以參考。
記者: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寫作水平,似乎忽略了您書中提到的對周邊事物的觀察和感受,您覺得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去欣賞、觀察和感受生活細節?
湯素蘭:應該要讓孩子有一些閑暇時間走出戶外去散步、觀察、游玩,去與大自然交朋友。因為對自然美景的感受與對周圍事物的關注,是需要有自己切身的生命體驗的。
本文原載于《半島都市報》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