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文學課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湖南省作家協會>毛澤東文學院>文學課

    詩歌應把人民作為藝術表現主體

    來源:文藝報   時間 : 2018-03-29

     

    分享到:

      詩人在審美創造實踐中,必須自覺明確:為誰而寫?為什么要寫?寫什么?真情表達人民意志,堅持人民性、傳統性和時代性。從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精品杰作。

      新世紀以來詩歌現狀

      新世紀以來,中國現代詩歌正是由于認真繼承五四以來的新詩傳統,堅持走中西方詩學相融合的道路,既保持了鮮明的本土性和民族性,也有力地促進了中國新詩的現代化和世界性。其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

      一、日常鮮活的“口語體”替代了優美典雅的“書面語”。詩歌是語言藝術,語言表達方式是詩歌的核心。美國當代詩人肯寧罕穆曾說:“我把詩當作一種說話方式,我以詩行說話。”正如畫家用畫說話、歌唱家用歌聲說話一樣。為了深度表現和記述社會轉型和文化變遷的時代特色,詩人在語言形態的選擇上,更加注重口語化,堅持使用日常口語,包括方言、俗語、行話、廣告用語、網絡語等普通口語,甚至倡導創作私人語言,使用個人習慣用語,以實現自言自語、自我對話和心靈獨白,強化和擴大語言魔力,以便精確地表達、剖析和闡釋內心世界與生活細節。

      二、敘事取代了抒情。詩歌的抒情本質自上世紀90年代被敘事性取代后,新世紀詩歌更是摒棄濫情抒情方式,認為“情感”已不再是推動詩歌發展的主要動機,有的甚至提出只寫敘事,拒絕抒情。強調完整的敘述事件前后經過和運動模式,并采用多視角敘事,從不同的視點敘述同一個事件,以展示和呈現歧義的世界。敘述方式大體有5種:①現實主義敘述方式;②浪漫主義敘述方式;③悲劇式敘述方式;④反諷式敘述方式;⑤神話故事敘述方式。在敘事性描述中,還特別注重敘述故事情節,其方式可采取直線式、平面式、立體式和交叉式等方法。同時,還注重講述個體經歷、人生際遇、人生感悟和生命體驗等心靈感懷。

      三、文體結構的塑造層次更趨復雜和多維。由于一些詩人更加注重和探索、實驗變革寫作形式和內容,不斷汲取和借鑒西方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只注重“結構技巧”,追求無限抽象和碎片拼貼等表現方法,使詩歌文體的結構變得異常復雜。如美國語言詩主張“一首詩全是一些不連貫單句”,即具有瞬間性、模糊性的拼貼畫形式——每一句、每一短語或一群短語都是獨立的,并由錯誤連接技巧來實現。

      四、平凡人、身邊事和日常生活瑣事與具體細節作為講述對象和主要審美領域。在疏離“宏大敘事”后,集體轉入“近俗表達”。詩人以社會生活在場者的身份,以個人直接生存其中的周圍環境為背景,以一個普通人世俗化的情感,表達個人和身邊的生活瑣事,如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老病死、歷史記憶、自然山川、風土人情、生命體驗、偶發事件等具體生活細節,作為主要審美客體和基本題旨。詩人以參與社會日常生活和捕捉真實的、具體的和細微的生活細節介入社會;以表現自身和周圍平凡人的現實生活,體現詩歌文體的時代性、社會性和人民性。通過對詩歌中的精神事件和意象元素進行個體化與具體化處理方式的運用,不僅極大地拓展了詩歌的審美領域,也使詩歌顯得更真實、更可信、更貼近民生和現實生活。

      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一樣,都是人類共同的財富。新世紀以來,我國新詩在傳承、弘揚和發展我國幾千年來民族詩歌傳統,特別是積極發揚五四以來優秀詩歌傳統基礎上,又不斷學習和借鑒外國一些優秀詩學理論與藝術技巧,進一步擴大了我國新詩的表現領域和審美對象,豐富了文體形態、表現技巧和語言合成方式,這對促進我國新詩現代化進程與國際詩歌相對接,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值得認真關注的一種突出傾向,是對“民族本位”的缺失,尤其是有的詩人一味追求所謂“新潮”和“前衛”,只傾心西方詩質傳統,而對民族詩質傳統則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認為只要讀幾本外國詩歌,就可以使其寫作達到“世界性”,這種對民族根性疏離,實際上是不可能使中國新詩走向世界舞臺的。眾所周知,融匯西方詩歌及其詩學,只能通過在我國民族傳統上“嫁接”,而不能簡單地所謂“橫向移植”,更不能“盲目搬運”。

      由于一些新詩作者未能正確地、完整地讀懂西方,尤其是沒能透徹讀懂西方詩學產生的社會背景、思想文化和價值觀念等現實與歷史狀況,與我們的民族意識、社會生活和心靈世界有哪些差異性,而只是盲目地接受與照搬,這就無形中忽略了我們的民族特色和詩性法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沒有詩魂,可以說是“魂不附體”。詩歌是鮮活的生命體,人有靈魂,文有文魂,畫有畫魂,詩有詩魂。詩魂是什么?是人民性、民族魂、愛國情,也可以說是詩歌文本的思想意義、精神境界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詩人的心靈與真情的固化形態。由此,我們可以解讀為——詩魂是詩歌的本質與核心。但是,如此重大的立文法則,卻被西方現代派——后現代派所摒棄和消解,如美國著名詩人威·卡·威廉斯曾說:“不要思想,只要事物。”主張“物外無意”。另一位詩人倫·派德蓋蒂甚至宣稱:“最偉大的詞是沒有意義的詞。”在這種反對和消解意義的觀念影響下,一些歐美現代主義詩歌陷入“無意義寫作”,即無思想性、無深度性和淺表性的泥潭。而這種非理性寫作,在我國一些主流詩刊上也曾提出:詩歌文本應該“沒有深度,沒有思想,沒有情感,沒有美感”,主張“不深刻,不高雅,不沉重”,正如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所說:“某些藝術品,雖然從鑒賞力的角度來看,是無可指責的,然而卻沒有靈魂。一首詩,可以寫得十分漂亮而又優雅,但卻沒有靈魂”。

      (二)拒絕抒情,一味的冷抒情、冷描述。抒情是詩歌的本質特征,詩歌是心靈和情感的表達。如果詩歌摒棄了抒情氣質,顯然也就喪失了藝術性。正如羅丹所說:“藝術說到底是一種情感”。然而現代派、后現代派詩人則主張冷抒情,拒絕情感投入 ,以注重“講道理”和“平靜敘說”為由,避免一切情感流露、外揚和煽情,反對詩性激情和寫作沖動,而熱衷于冷描述,使整個詩歌文本運筆枯冷,干巴巴,冷冰冰,“詩人的眼光冷得就像照相機鏡頭”。有的詩作者更是堅持“中性寫作”(又稱“零度寫作”),主張對審美對象既不贊頌,也不怨恨,把詩歌寫作只作為一種存在方式。如法國當代女詩人安妮·埃爾諾為自己所制定的詩歌寫作原則是“不評價、不暗示、不比較、不做褒貶”。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郞甚至說:“我不關心歷史和時代”,“寫詩和我的私人感情沒有關系”,“直接將社會現實寫進詩歌在我是沒有的”。這些論調都與我國的詩歌寫作傳統與詩歌理論大相徑庭。

      (三)詩歌語言呈現出私人性和散文化。一方面,口語化使詩的語言過于直白,“就像一個人在絮叨,在嘮家常,在講述自己的生活故事”,完全摒棄了詩歌的文學性與美學性,詩歌文本既沒有意象、色彩,也沒有節奏、旋律和韻腳,幾乎與散文、小說無異,詩歌的文體特征已經模糊。另一方面,由于沉醉模仿西方翻譯體詩歌語言,結果使詩歌語言變得十分艱澀難懂,再加之追求語言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隨意打破語言的穩定性與關聯性,就更使讀者無法讀懂詩歌內涵與寓意。諸如,英國詩人蒲齡恩教授曾提出“詩反對被解讀”,他說:“不愿意成為一個輕易被接近、被理解的詩人。再也不能將詩歌視為一座可愛的思想和感覺的展覽館了”。又說:真正能夠讀懂他的詩歌的人,全球也不過幾個。中國當下的詩歌創作,特別是網絡詩歌的出現,使詩歌文本的經典性更趨弱化,弄得準入門檻低,一些即興的、自娛自樂的作品充斥其間,更使詩歌的崇高性、美學性受到嚴重沖擊。

      永遠為人民謳歌,做時代和人民的歌者

      詩歌寫作本質上是一種傳承、弘揚與發展民族精神文明、傳統道德觀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獨具特色的文化活動過程,是國家和人民的重要事業,是構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可以說,詩是人民的心聲,詩是時代的號角。因此,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審美導向,必須將“小我”和“大我”緊密結合重疊在一起,以對時代、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精神,講實話,抒真情,做時代和人民的歌者。正如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作家索爾仁尼琴所說:“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分量都重。”同時,在具體審美活動實踐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觀為指導,自覺地通過詩歌作品表達人民的愿望與訴求,做人民的代言人,努力為人民奉獻更多更美好的精神食糧,以滿足人民群眾的審美要求。

      最后,我想就新世紀以來,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現實語境下,中國新詩怎樣抒寫,概括為六句話24個字:“詩是糧食,美是真理,民生主題,中西融合,思想圖像,詩應不朽。”

      詩是糧食——是指寫詩的目的,即為誰而寫?為什么而寫?以及詩歌的功能與作用。正像雪萊所說:“詩是我們所能感受到的最精致的精神食糧。”

      美是真理——是對詩的形式美的要求,而美的核心是愛是善,大美為真,美是文學藝術追求的最高境界。艾倫·坡曾說:“詩的真正要素——美。”濟慈則說:“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民生主題——是指詩的審美領域和核心母題,即詩歌是什么?為誰寫?這實際上是一個文學主旨和方向問題。我們一定要把人民作為創作主體,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

      中西融合——是說中國新詩應面對兩個傳統,即中國民族詩歌傳統和西方詩歌傳統,而外國詩歌傳統只能通過民族詩歌傳統起作用,并在中西方詩歌美學相融合的基礎上,去探索和創新。

      思想圖像——這是詩歌的定義,即要思想意象化,情感具象化。一切文學藝術都是視覺的,視覺性永遠是第一位的。詩歌作為文學藝術的一大樣式,只能是“思想藝術”、“靈魂藝術”和“視覺藝術”,即詩是心靈圖像、人生影像和世界鏡像。正如別林斯基所說:“哲學家用三段論法說話,詩人則用形象和圖畫說話。”

      詩應不朽——這是詩的惟一審美標準,也是詩人畢生追求的終級目標。詩人的詩作必須能夠跟隨時間廣泛流傳,就像屈原、李白、杜甫的詩歌一樣歷千年而不衰。為此,可以說只有為眾多人喜愛的作品,才能成為流傳經世的作品,流傳經世是由人民來流傳。

      詩人在審美創造實踐中,首先必須自覺明確:為誰而寫?為什么要寫?寫什么?怎么寫?始終把人民作為審美表現主體,努力反映人民心聲,真情表達人民意志,堅持人民性、傳統性和時代性。從而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創作出更多更好的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精品杰作。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孩交精品xxxx视频视频| 午夜在线观看福利| 上课公然调教h| 精品欧美同性videosbest|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一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呢日本天堂视频|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伊人|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男女边摸边揉边做视频|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日韩综合网|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 幻女free性zozo交| 免费香蕉依人在线视频久| jizz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gay精牛cum|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大ji巴cao死你高h男男gg| 亚洲电影在线看| caoporn成人|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一边摸边吃奶边做爽动态| 爱妺妺国产av网站|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电影网|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黄在线观看在线播放720p|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产国语一级特黄aa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