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詞學名詞釋義 時間 : 2018-05-04
分享到:
按照字數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長調三類,這是明代人的分法,最早用于明代人重編的《草堂詩余》宋代人談詞,沒有這種分法。他們一般總說令、引、近、慢,或者簡稱令、慢。令即明人所謂小今,引近相當于中調,慢即是長調,大致如此。但另外還有稱為大詞、小詞的。《樂府指迷》云:「作大詞先須工間架,將事與意分定了。第一要起得好,中間只鋪敘。過處要清新,最緊是末句,須是有一好出場方妙。小詞只要些新意,不可太高遠?!勾宋哪康氖钦撛~的創作方法,但使我們注意到,宋人談詞,只分為大詞、小詞二類。小詞即小令,大詞即慢詞,這是可以理解的,惟有明人所謂中調,即引、近之類,在宋人觀念里,到底是屬于小詞呢,還是大詞?這一問題,在宋人書中,沒有見過明確述及。蔡嵩云注《樂府指迷》此條云:「按宋代所謂大詞,包括慢曲及序子、三臺等。所謂小詞,包括令曲及引、近等。自明以后,則稱大詞曰長調,小詞曰小令,而引、近等詞,則曰中調?!覆淌洗俗ⅲ汉苊靼?,但是沒有提出證據,何以知道宋人所謂小詞,包括引、近在內?且「小詞曰小令」,這句話也有語病,應該說:「令詞曰小令。」
宋人筆記《甕牅閑評》有一條云:「唐人詞多令曲,后人增為大拍?!勾笈募创笤~,可知令詞以外,都屬于大詞了。但是,張炎《詞源》云:「慢曲、引、近,名曰小唱。」這是另外一個概念。他所謂小唱,并不等于小詞。他這里是對法曲、大曲而言,不但令、引、近為小唱,連慢詞也還是屬于小唱。《詞源》又說:「法曲、大曲、慢曲之次,引近輔之,皆定拍眼?!惯@兩條中所謂引、近,都包括令曲而言,揣摩其語氣,可知他以慢曲為一類,引、近為一類。由此可知宋人以慢曲為大詞,令、引、近都為小詞。陳允平的詞集《日湖漁唱》分四個類目:慢、西湖十景、引令、壽詞。」這里兩類是按詞體分的,兩類是按題材內容分的。其引令類詞中有祝英臺近,由此可知陳允平以慢詞為一類,以今、引、近為一類,這就證明了宋人以令、引、近為小詞,只有慢詞才算大詞。那么,宋人所謂小詞,即明人所謂小令和中調,宋人所謂大詞,即明人所謂長調。至于明人以五十九字以下為小今,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字以上為長調,這樣按字數作硬性區分,是毫無根據的。
元人燕南芝庵論曲云:「近世所出大樂:蘇小小蝶戀花、鄧千江望海潮、蘇東坡念奴嬌、辛稼軒摸魚子、晏叔原鷓鴣天、柳耆卿雨霖鈴、吳彥高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堅石州慢、張三影天仙子也?!惯@里列舉宋金人詞十首,有令、引、近、慢,而一概稱之為「大樂」,這是什么道理呢?原來元代民間所唱,都是俚俗的北曲,唱宋金人的詞,已經算是雅樂。因此,不論令、引、近、慢,在元人觀念中,都是大樂。大樂的對立面,就是小唱。宋人以詞為小唱,元人以詞為大樂,可知在元代,詞人雖然不多,詞的地位卻愈高了。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