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海飛 湖南省兒童文學學會 時間 : 2018-09-06
分享到:
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一個人好的回憶,特別是兒童時代,從父母家里留下來的回憶,是世界上最高尚、最強烈、最健康,而且對未來的生活最有益的東西。人們對你們講了許多教育你們的話,但是,一個人能把許多這類的回憶帶到生活里面去,他就會一輩子得救。”童年,于每個人都是如此珍貴。作為一個童書出版工作者,他(她)的全部工作就是為每個人的童年準備最好的精神養料,能進入這個行業,接觸優秀的人和書,這是童書職業給予童書人的饋贈。
從編輯業務到編輯管理,工作半徑的擴大帶給童書人吳雙英的最大收獲,是精神世界的豐富;從兒童文學到知識科普,從紙質出版到數字出版,內容領域的不斷探索,帶來思維邊界的拓寬,是童書工作給予吳雙英的最好福利。作為一家內容提供單位的從業者,如何以高品質的出版物為載體,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關注和守護他們精神的成長,是擺在童書人面前需要破解的課題。吳雙英從事童書工作二十載,她所編輯或引導編輯的童書,成為童書出版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童書編輯工作的專業含量很高。策劃、整理人類精神文明成果,推動出版內容的不斷創新,從作品的源頭對產業全流程進行監管,構成童書編輯們工作的日常。這包括出版內容積極、格調健康的少兒讀物,推動兒童文學原創作品的出版,推動內容的多介質、多媒體轉化,推動童書“走出去”等。吳雙英以文字記錄這些經歷,也是在記錄跟童書陪伴的時光。她深知,要了解童書世界的博大、美麗和深刻,也許傾其一生也未必能做到。但她堅信,這些經歷的分享,將聚集成明亮的燈火,照耀自己也照耀他人。《童書之光》無疑是童書出版實踐的生動記錄,是童書出版理論的可貴探討。
童書出版疆域的開拓,離不開童書人開疆拓土的出版實踐;童書出版地位的提升,離不開童書人高瞻遠矚的視野,深謀遠慮的思想。童書業在中國幾十年的發展,但是對于童書出版理論的研究卻極為稀缺。如何進一步提升行業地位,對行業進行正確引導?吳雙英在實踐中敏銳看到了理論研究的價值和力量。《童書之光》記錄了她的探索之路和思考之路,所展現出的視點的高度、研討的深度、領域的寬度,也是我所見到的童書出版研究中做得最扎實、最深入的。童書之旅,她以個人經歷來談童書路上所遇之人、所遇之書,其所思所想,也在一定意義上代表了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童書出版人的心路歷程和實踐探索。童書之思,更多的是從產業化角度對童書內容進行多介質、多媒體經營所進行的思考。童書之美,是作者編書路上有意無意寫的隨性書評,以及在與媒體和讀者的交流中留下的對童書出版、兒童閱讀的一些觀點。這些文字融感性與理性于一爐,具有較強的可讀性,不僅對于初入此行者能有所啟發和幫助,對于行業中的精英人士也能提供對比的視角,引發更多層次的思考。
原創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將在新時代中進一步彰顯,而理論原創,更是在提升行業價值、推動行業發展方面顯得彌足珍貴。童書出版理論的建立、發展,童書理論研究體系的搭建,對于尚顯年輕的中國童書業而言,仍是一件需要大力投入、大力關注的事情。所以我認為,《童書之光》的出版,不僅將為湖南出版界帶來光與熱,而且也將為童書愛好者、童書從業者,甚至是整個童書出版界帶來光與熱。
(作者系中國少讀工委前主席、出版專家)
·名家推薦·
童書出版事業是一條光榮的荊棘路,中國的童書出版事業在一群有理想有熱情的出版人的推動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書記錄了一個童書人的探索和思考,可為業界提供參考與啟示。
——國際兒童讀書聯盟(IBBY)主席 張明舟
歌德曾言:理論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這本包含豐富案例分析和個性生命體驗的出版手冊,融理論與實踐于一爐,加深了我們對出版理論的認識,驅動了我們對“知行合一”的思考,是一次寶貴的文字探索。
——兒童文學作家、長沙市文聯主席 湯素蘭
這本書分享的專業經驗與獨到見解,讓我們看到了一位注重研究、善于思考的學者型編輯,一位有熱愛、有理想、有情懷的出版人。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陳 暉
我欣賞每個用腦思考、用筆記錄生活的人,我更欣賞每個全身心投入工作,將事業融入其生命的人,這是一種執著,更是一種境界。本書記錄了少兒出版界的諸多故事以及他們之間快樂而多層次的聯結,讓我看到這個世界的精彩、多元和豐富。
——中南大學教授 楊雨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