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18-09-18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劉香林)9月17日上午,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石一楓應邀在毛澤東文學院為第一期湖南作家高研班學員進行文學講座。他以 “小說創作與中國現實”為題,為學員講授了一場精彩的文學課。
授課現場
石一楓是新銳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小說面對當下的社會現實特別是普遍的精神難題,尖銳發聲,引人注目并得到了讀者和批評界的廣泛認同。他的《世上已無陳金芳》等作品,以人物的獨特、文風之犀利以及俏皮的言說,使京味小說的傳統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為講述“中國故事”、積累文學的“中國經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石一楓講授:“小說創作與中國現實”
講座中,他簡單地梳理了中國小說的發展史,從中國小說最早的寫作出發點談起,一直旁征博引地說到當下現實主義小說的發展情況,從而引出自己對中國小說創作的理解。他說,作為一個年輕作家,首先要保持對生活的激情和對現實的敏銳觀察,同時不要禁錮自己的思想和創作形式。對于一個文藝工作者來說,冷靜客觀、懷有良知地認識當今世界可能是一件更迫切的事情,文學創作者需重新建立起文學與現實之間良性的互動關系,中國現實小說應該提出對社會新的認識、新的看法和對人和物新的總結、新的反思。世界在變,認識世界的角度也在變,這些變化都構成了現實主義復雜豐富發展的動力,作家應當“寫現實”,尤其是“寫當代中國的現實”這種創作傾向的價值,主動地傾向于貼近現實,反映現實,思考現實,對中國社會與社會中“人”的變化保持一定程度的察覺。他認為所謂“現實主義”,假如具有持續的生命力的話,那么這種寫作方式的核心動力,或者說生命力的源頭所在,其實還在于“現實”本身的變化,每個時期最成功的的小說都是完成了對某一時期的中國社會提出新的總結和批判的作品。
課后,石一楓與學員們進行了互動交流。
人物鏈接:
石一楓:1979年生于北京,199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著有長篇小說《紅旗下的果兒》《戀戀北京》《心靈外史》等,小說集《世間已無陳金芳》《特別能戰斗》等。曾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馮牧文學獎、十月文學獎、百花文學獎、小說選刊中篇小說獎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