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18-10-22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陳欣)10月20日下午,省作協名譽主席歐陽友權受邀在毛澤東文學院為湖南省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和第七期新疆作家班學員授課,他以“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為題,為學員們講授了一堂精彩的文學課。
講座現場
作為我國最早從事網絡文學研究的標志性人物,歐陽友權在新媒體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主要從事文藝理論、網絡文學和文化產業研究,出版多部譯著編著,擔任第八屆、第九屆茅盾文學獎評委,是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和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歐陽友權講授《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
他說,網絡文學是“潘多拉的盒子”,又是撬動文壇的杠桿,給中國文學帶來活力。1998年第一部有廣泛影響的網絡長篇小說《第一次親密接觸》誕生,這一年也定義為中國網絡文學元年。網絡文學釋放出巨大的文學創造力,引來廣泛關注,又產生了眾多爭議。至今我國網絡文學發展已經二十年,網絡文學在數量、閱讀人群和大眾文化影響力上成為文學發展的主流。網絡作家備受關注,越來越多的網絡作家加入中國作協,全國多個省市相繼成立網絡作家協會或網絡文學創作委員會,一批網絡作家當選全國或各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隨著網絡文學的蓬勃發展,網絡小說海量產生,文學網站日更新量突破1.5億字,現在一個月發表的原創網絡作品數量,高于傳統文學過去60年所印刷的作品總和。2015年被稱為中國網絡文學的IP元年,網絡小說的版權轉讓和影視改編,使得優質IP身價徒增,形成了網絡文學跨界運營模式,網絡原創變成了產業鏈上游,打通了內容生產、孵化、運營、分發各環節,從而將網絡文學與影視業、游戲業、動漫業、出版業鏈接起來,創造了生產鏈“長尾效應”,極大地帶動了大眾娛樂業的繁榮,也讓文學作品保值、增值。網絡文學的快速發展使它良莠并存,量大質不高,常常為人詬病,如何提高網絡文學的品質,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從2015年開始,政府、文學社團、高校乃至民間陸續對網絡作品做排行榜推介,以便為網絡文學提供創作標桿,助推其精品化和主流化。
此次主題講座,使學員加深了對當下文學發展趨勢的了解,為他們未來的文學學習指引了方向,加深了他們肩負起文化使命的責任感。課后,歐陽友權還與學員進行了交流。
授課老師簡介:
歐陽友權,文學博士,中南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教學名師,湖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中國文藝理論學會網絡文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網絡文藝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中南大學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中國文聯網絡文藝智庫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四屆魯迅文學獎和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