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18-10-23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金星) 10月22日下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馬笑泉應邀,在毛澤東文學院為湖南省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和第七期新疆作家班學員授課,他以“小說之道與術”為題,為學員們講授了一場精彩的文學課。
授課現場
馬笑泉講授“小說之道與術”
馬笑泉不僅僅擁有硬朗有力的文風才情,更具有為人處世的風骨氣度,可以說是一位文如其人亦或說人文合一的作家。他是一位高產的青年作家,其小說以及詩歌、散文、文論等優秀作品被入選多種選刊選本,并被翻譯成英文、法文。他的短篇小說像黑夜里的飛刀,鋒利中透著奇詭;長篇小說則像在大地上漫步的獅虎,有一種沉著雄渾的氣象。
馬笑泉在講座中指出,小說之道是講究精神和品德,小說之術是講究外在的修為。道是術的基礎,術是道的表現,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離。魯迅與中國小說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小說具有雄渾的文學功底。五四以來,魯迅的小說是中國白話小說的開山鼻祖。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中國小說的源頭。唐傳奇不再單純的是歷史的呈現物,它加入了作者的虛構,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是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產物。《金瓶梅》《紅樓夢》《聊齋志異》等是中國古代小說的巔峰之作。18世紀開始,小說不再停留在僅僅對世俗生活的描摹,它更立足于精神現實和物質現實。20世紀80年代開始,文學充當了娛樂的功能,迄今為止,文學藝術還未被替代和消滅的原因是因為社會期待一種藝術形式,能把各種碎片化信息集中呈現出來,小說恰好承擔了這種社會功能,因此,小說的地位一直屹立于其他文學門類之首。馬笑泉還跟學員們分享了“怎么寫小說”這個重要問題,即要解決表層結構、文化結構和精神結構三個層面的問題。他還給大家解開了小說中的語言、腔調、細節、氛圍、結構、人物等方面的困惑,授課引起了場內頻頻雷鳴般的掌聲。
人物鏈接:
馬笑泉:1978年出生于湖南隆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湘軍五少將”成員。作品發表于《當代》《收獲》《十月》《人民文學》《詩刊》等刊,并被《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中華文學選刊》轉載,入選多種選本。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迷城》《銀行檔案》《巫地傳說》,中篇小說《憤怒青年》《打鐵打鐵》《江湖傳說》,短篇小說《荒蕪者》《輕功考》《宗師的死亡方式》,詩歌《魯迅》《我們》《豹子》,散文《家園》《謁從文墓》《古田散章》,文論《小說的三重結構》《文學傳統:如何認知,如何對待》《博爾赫斯與中國古典小說》等。部分作品被翻譯成英文、法文。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