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省詩歌學會 時間 : 2019-03-06
分享到:
2月23日下午,湘籍居滬詩人周熙攜詩集《一匹馬站在世界高處》作客長沙當當梅溪書店,分享自己的詩歌創作以及寫作感悟。本次活動由梅溪書院、湖南省詩歌學會聯合舉辦,步步高集團總裁陳志強、中國金融作協副主席、省詩歌學會常務副會長羅鹿鳴和近百位各界人士共同見證了這一活動。
從湘潭考到上海的周熙,曾是華東師大夏雨詩社的骨干成員,大學畢業后,周熙的身影同時隱現于詩歌和法律兩座山巒,他的職業是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的主任律師,但顯然有一個更大的天命召喚著他,令他成為更本真的詩人。
近30年的詩歌創作表明,熱愛詩歌已成為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伴隨著他內心壯大與職業生涯的成長。書房、辦公室,快餐店,甚至在高鐵上都留下了他創作詩歌的身影,而這部裝幀高端大氣、設計感強烈、內容不同凡響的詩集——《一匹馬站在世界高處》,恰是他詩歌生涯的一個集成。
這部有情懷、有溫度、有力度的詩集,收錄了周熙從1990年到2018年創作的大量詩作中精選出來的248首作品,在這些帶有青草和汗餿味的詩句中他娓娓訴說著風雪之夜和山谷回音,以及血管里流動的溫度和眼里的破碎星辰。
在梅溪書院劉海蒂主持下,周熙與詩人、學者吳投文教授一起展開精彩對話。吳投文說,周熙從大學期間就開始寫作,到現在近30年了,是一位擁有著持久詩歌創作力的詩人。“在漫長的生命中,想把一件有關心靈的事情做好,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在周熙的詩歌中,他最深的感受是周熙的詩歌“真摯、真誠、真實”,周熙忠實于自己的內心。
寫作姿態上,周熙采用了遠離詩壇的方式,但遠離詩壇,他也離詩歌越親近了。又因為他不需要用詩歌與外界進行某些交換,所以“他的詩歌是純粹的”。他的詩表現了他內心的美好圖景,同時又表現了他心靈的風暴。
對于詩歌中多次出現的意像——馬,周熙解釋說他律所的標志是牛,代表忠誠、勤勉、犀利,但他自己心靈的圖騰是馬。在他看來,馬是浪漫主義與理想主義的象征。吳投文也認為,在周熙的詩歌中,馬被賦予了一種特別的精神力量,一匹站在世界高處的馬,將他心中高遠曠絕的追求體現了出來。“一位成熟的優秀詩人,有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意象”。
羅鹿鳴現場點評了周熙的詩作,他說:男人一生有三大喜事一一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衣錦還鄉日。周熙攜帶自己的新詩集,正是衣錦還鄉。既是時間空間地理上的還鄉,更是他精神上的還鄉。荷爾德林說“詩人的天職是還鄉”,也表明是一種精神的皈依。周熙以詩為棧道,回歸自己的心靈家園,而周熙寫馬的詩很多,他借助馬的意象實現詩意與理想的回歸。周熙的詩歌另一個特點是題材涉獵非常廣泛,中外古今、出世入世,都是他關注的。尤其是《看英國開會我想哭》《兄弟不哭》一類詩作,直擊社會現實,直抵人心深處。體現出周熙是一位具有人文關懷、擔當社會責任的詩人。
談及《一匹馬站在世界高處》這首短詩,周熙表示這首詩能真實體現他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很多人認為第一句“一匹馬站在世界高處”有著孤絕的氣息,但第二句“也站在世界邊緣”表明他是真的遠離世態的。
周熙說自己從來沒有把詩歌認為是高不可攀的,詩歌也不是用來炫耀的東西,但是對自己內心來講,是精神上一直追求的藝術,“是我自己感覺很爽,活的有價值的一種方式”。所以這首詩的最后一句“它不為命運所累,它站在自己內心”,這種為自己而活的價值標準影響著他,“我覺得作為一個真正的詩人才是幸福的”。
活動現場朗誦藝術家趙平、如風和朗誦嘉賓李娟、劉偉光、肖飛、凌小妃、唐雨婷、王艷輝、歐陽曉燕、歐陽湘平、石紅玲、王伏紅深情朗誦了周熙的詩作,章星球先生攜團隊帶來太極詩劍和柔道表演,周熙的母校湘潭市二中也為現場帶來了精彩的雙簧管、小提琴、美聲獨唱等文藝演出。
活動末了,周熙母校的領導,以及他當年的三位恩師上臺,場景透著融融的暖意。幾位讀者臨時上臺朗讀周熙詩作,整個活動顯得生動有趣,情愫飽滿。大家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感動的詩意美好的下午。
(當當梅溪書店通訊員:李慧)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