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橘洲城市屋檐版 時間 : 2019-08-30
分享到:
在父親的遺物里,有一只空空的茅臺酒瓶,我一直不肯舍棄。
父親是一個平常人。他這一生中,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說:沒有誰為他傾倒,只有酒瓶子,一個個為他傾倒。
父親愛酒,始于少年。聽說是因為家里蒸谷酒,他在邊上幫忙添料,偷酒喝,慢慢也就離不開酒了。
在我的記憶里,父親最開心的事,便是勞作之后,端出幾杯酒,和左鄰右舍團坐禾場邊,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當然,酒是低劣的紅薯酒或稗子酒,但氛圍卻不亞于辦喜事。他們一邊喝著酒,一邊唱著花鼓調,間或來一段民間傳說,調侃幾句葷話,只喝得看月亮的眼朦朦朧朧,才肯進屋歇息。
生活的艱辛和尷尬,便在父親和鄉鄰的酒氣和歌聲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年,貴州二伯父要回故鄉,先來信問父親希望給他帶點什么。伯父是當兵出去的。他很誠懇地這么問,一是感到自己出去這么多年,祖母是父親在供養,自己盡責太少,欠兄弟的太多,應該回報,二是兄弟多年不見,不知該怎么表達。
父親收到信后,直接就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聽說你那邊酒好,聞著都醉了,喝著賽神仙,能否帶瓶茅臺回?
說實話,在肚皮都填不飽的年代,這是最奢侈的要求。父親也就是說說,他估計伯父也不會真當一回事。
我也不知道,就幾十元錢一月,還要養家糊口的伯父,是花了怎樣的功夫,才弄到一瓶酒的。總之,茅臺酒是給弄回來了。
父親抱著那個瓷瓶,左瞧右看,不肯松手,那份高興勁,像是撿了金元寶。
他馬上悄悄通知常來的幾位鄰居。
伯父有點不高興,警告說,這瓶酒可能比你這一倉早稻谷還貴,你就省省吧,自個慢慢地品吧。
父親馬上應允,打發走鄰居。
過了幾天,伯父要回貴州去了。等伯父前腳走,父親后腳就出門邀人。
好家伙,一下來了十多個,有的還帶來二胡和笛子。大家坐在月光浸潤的樟樹下,凝神靜氣,像是等待一個神圣時刻來臨。父親打開了那瓶茅臺酒,一股清香蔓延開來,喧鬧的蛙聲變得溫順,悠悠的晚風變得清涼。酒香染醉了鄉村的夜晚。就這樣,一個酒杯在他們手中傳來傳去,輕輕咂一下茅臺酒,品味一下傳說中的玉液瓊漿。然后嗓子癢癢的,父親帶頭唱起花鼓段子。歌聲書寫了他們喝酒史上的輝煌頂點。
這一夜,成了他們日后許多年的談資。
酒喝干了,有收廢品的想出高價來收這酒瓶,父親反正不松口。把那酒瓶緊緊地鎖在柜子里,有了好谷酒,就拿出來裝。
每每把谷酒當茅臺喝,喝得豪情滿懷,就把苦日子當神仙日子過。
1999年,父親人生的旅程走到了盡頭。飯吞咽不下去了,酒更無法喝了。
可有一天,我分明看到,他從那茅臺酒瓶中倒出一杯酒,在淺斟,十分陶醉。天啦,都什么時候了,還喝酒?我趕過去搶過酒瓶,一聞,沒酒味。是白開水?
父親笑曰,死,其實不可怕,人都有那么一天。只是現在,要是還能喝上一口,多好!
父親的眼里,流露出對美酒的無限向往,對美好生活的無限留戀。我心底濕透了。我知道,他是在懷念那和左鄰右舍一起分享快樂的美好時光。
父親逝去后,我將那個茅臺酒瓶珍藏著,像藏著一個傳家寶。
其實,在蕓蕓眾生里,無數的父親,都像故鄉的一叢茅草,春去秋來,生老病死。他們勤勞,他們友善,他們豁達,活得無怨無悔。
一個樸實無華的父親,不只有酒瓶子為他傾倒,還有他的兒子,始終為他不屈的精神,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傾倒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