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19-12-09
分享到:
本網訊(通訊員 龍昌黃) 12月6日,“周立波與中國現當代文學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市毛澤東文學院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20世紀中國革命與中國文學創新團隊”、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作家協會、《文藝爭鳴》雜志社、《文藝論壇》雜志社、湖南城市學院主辦,湖南文學研究中心、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承辦。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研究員所程凱致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賀紹俊、北京大學教授李楊、《文藝爭鳴》主編王雙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何吉賢,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原所長胡光凡等學者出席會議。出席本次會議的還有來自北京、上海、河北、河南、山東、貴州等地和省內的40多位學者。開幕式由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會長、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卓今主持。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陽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翻譯家,是實踐“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方向的代表性作家。20世紀20年代末,周立波開始寫作,1934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周立波創作的反映解放區土改運動的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出版,不久便被廣受贊譽,并獲1951年度斯大林文學獎金三等獎。20世紀50年代,周立波又先后創作了兩部長篇小說《鐵水奔流》、《山鄉巨變》(正續篇),其中《山鄉巨變》(正續篇)更被有的學者贊譽為周立波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此外,他還創作了《麻雀》、《蓋滿爹》、《山那面人家》等短篇小說,翻譯過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第一部)、捷克進步作家基希的報告文學集《秘密的中國》等。
此次研討會圍繞“延安文藝座談會方向”與周立波的文學史意義,周立波小說創作研究、翻譯研究,以及周立波研究中新材料的發掘等主題展開,集中探討了周立波的文學藝術成就及其歷史貢獻。與會作家從周立波小說的藝術風格、美學意蘊、語言形式、經典化、方言書寫實踐、翻譯研究、地方性等展開了充分的討論,著重探討了周立波小說,尤其是其20世紀50年代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的藝術成就,并由此重新思考周立波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