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時間 : 2020-02-27
分享到:
踏上今天上午11點17分的高鐵,長沙市文聯主席團委員、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紀紅建開啟了去武漢采訪的行程。“報告文學作家是一個時代的記錄者,抗擊疫情第一線,我們應該在場。”紀紅建說。
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后,紀紅建一直緊密關注著事態的進展。1月底,紀紅建連夜寫就近7000字的報告文學《長沙行動》,反映長沙抗擊疫情中感人至深的人和事,稿件經新華社發布后立即被中央、省市各大媒體轉載,24小時內在新華社平臺的閱讀量就超過120萬。隨后,紀紅建又寫了四部報告文學,從多個角度反映抗擊疫情中的動人故事、中國力量。其中,《湖南行動》在《中國作家》發表,《寧靜與沸騰》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發,《人民戰“疫”》在《光明日報》刊發,《照進心靈的陽光》也將在《人民日報》發表。
完成這幾篇報告文學之后,紀紅建很想寫一部長篇作品,從人心、人性的深度,去展現這場重大的斗爭。當得知中國作協組織作家去武漢去采訪,紀紅建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需要我們去挖掘,需要我們去記錄。這個時候如果坐在家里面,不深入到疫情最中心的地方,就無法深入內心,無法深入內核,對人生人性挖掘的力度肯定是不夠的。在武漢,我希望記錄這次疫情之下一些非常感人的事和精神,還有一些值得我們反思的東西。”
對于紀紅建去武漢,很多人既期待又擔憂,擔憂的是其安全防護,期待的是他用筆記錄這個時代。但紀紅建深知,報告文學是行走的文學,沒有深入采訪就出不了好作品。紀紅建榮獲魯迅文學獎的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就是作者深入中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202個村莊,行走上萬公里采寫回來的。“永遠在路上,對于一個作家來說,特別是一個報告文學作家來說,這是非常正常的。”紀紅建說。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