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wǎng) 時間 : 2020-04-29
分享到:
同學紛紛“慫恿”我給張雪云老師的新書《藍渡》寫點什么。我像喝高了酒,欣然允之。然而敷楮搦管,言說至難,落筆匪易。
雪云老師是我在湖南省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的授業(yè)恩師。雖平時交流不多,但從老師溫和的笑容里,可見她的真誠與親切。簡單純粹,安靜從容,認真勤勉的她,給了我和班里的同學們,很美好的印象。
讀著她清麗典雅的山水文字,這種美好依然氤氳在腦海。
雪云老師的家鄉(xiāng)在湘西沅陵,古屬楚地,乃“湘西門戶”。故鄉(xiāng)那野趣橫生、水綠成靛、充滿詩意而又神秘厚重的藍溪、蒙湖渡、烏宿渡、沅水、白河……匯成老師筆下稠濃到化不開的宿墨。
故鄉(xiāng)是旅人的靈魂。人的“原始情結”時常被一只看不見的網(wǎng),攔在故鄉(xiāng)那日夜流淌的河中。離家既久這個機緣,把故鄉(xiāng)又緊緊串聯(lián)起來。那濃稠到化不開的宿墨,漸漸開始稀釋。而一串串溫婉如玉的文字,連同故鄉(xiāng)那些斑駁殘破,侘寂古拙的肌理和結構,就成了雪云老師寫給故鄉(xiāng)的一曲商籟(1)。
故鄉(xiāng),實在是很美的一個詞匯。但也是一個漸漸陌生甚至“消亡”的詞匯。特別是對那些在外闖蕩的年輕人來說,他鄉(xiāng)即故鄉(xiāng),哪兒都一樣。其實,故鄉(xiāng)是有味道的,特別是對從小生活在鄉(xiāng)村山野的孩子而言。雪云老師用她那生花之妙筆,引領讀者迤邐蜿蜒而行,追尋著故鄉(xiāng)山水文化的獨特味道:柴房灶坑的煙火味,新打稻谷的清香味,慢燉臘肉的濃香味,箬葉粽子的粽香味,炸燈盞窩的童年味,撒網(wǎng)打魚的魚香味,清新田埂的泥香味,左鄰右舍的人情味……都在《藍渡》中建構了“故鄉(xiāng)”這個溫暖的符號。以至于,離家千里,故鄉(xiāng)依然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酉水河是土家族的母親河,是上帝打翻了調色板,涂抹在湘西沅陵最美的一段色彩。老師筆下多是藍溪、蒙湖渡、沅江、酉水岸的一些小景小物,雖小,但寫得有趣有味,直抓人心,亦給讀者關于自然和生命的諸多啟迪和享受。
故鄉(xiāng)讓文字更美麗靈動,文字讓故鄉(xiāng)更令人神往。雪云老師與故鄉(xiāng),仿佛被清晨酉水河河面騰起的一層薄霧隔著。當心中想起母親河那由遠及近,低吟淺唱訴說的滄桑,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故鄉(xiāng)的人文便躍然紙上。
雪云老師故鄉(xiāng)的那方山水,無疑是有靈氣的。二酉藏書洞聞名古今。夸父山的典故,鳳凰山的少帥,令人遐想。酉水沅水那“欸乃一聲山水綠”的清澈見底的河流,滿河滿溪放肆地流淌。時至今日,楚秦黔中郡遺址、秦代二酉藏書洞、唐代龍興講寺、明代虎溪書院和辰州三塔、鳳凰寺都還在這塊土地上,穿越千百年歷史時空而屹立不倒。
緩行漫步的彎彎山道和汩汩流淌的溪流河川,趟過小河唱著山歌《背山謠》的老妹和燒水殺年豬、吃殺豬飯的鬧騰場面,故鄉(xiāng)的小橋流水,故鄉(xiāng)的清新空氣,農舍上空藕斷絲連的炊煙,古樸石板路上冒著熱氣的牛糞,牛屎八哥的呼鳴歡吵,淘氣鸕鶿的上下翻飛,更有溪邊老婆婆一槌一槌濕漉漉的清音……恰似宋人筆下一幅絕美水墨山水田園畫。也終于看見《藍渡》深處的那根線,于是相信,故鄉(xiāng)的一切是可以治愈游子相思之疾的。
曾經(jīng),“常回家看看”的絮叨,成了牽動億萬趕路人最溫馨的情愫。這時才理解,為什么那么多的人孤獨地喝著酒,又孤獨地燃著煙。美麗鄉(xiāng)愁,像縷縷炊煙,牽掛遠處鄉(xiāng)關。酒化作熱淚,煙燃成愁緒。何時才能愁緒舒展?
雪云老師在行走世界里,滿是山川河流的影子,隨著時間的重疊交錯,疊成了唯美的寫意書畫。讀她的《藍渡》,依稀在欣賞松雪道人(趙孟頫)優(yōu)秀行書作品《赤壁賦》:分行布白,疏朗從容,圓潤遒勁,宛轉流美,風骨內含,神彩飄逸,一塵不染。看不到絲絲纖細與柔弱。
雪云老師故鄉(xiāng)的這方山水,屈子寵著它,董其昌寵著它,王陽明寵著它,沈從文寵著它,林徽因寵著它,黃永玉寵著它,相信,還將有更多的人,也會寵著它。但它從不恃寵而驕。
凝翠聚藍,心靈津渡。萬壑千巖,藍溪深處。
我想,久居城邑之中,人或許再也回不到原點。但《藍渡》始終清晰地標識著人生出發(fā)的方向,心靈歸來的方向。就像酉水河里的角角魚,一代又一代,追尋著母親河的氣味,無畏而執(zhí)著地逆水而上……
這是何等雅然、醇厚、優(yōu)美的一曲商籟。借用沈從文先生的一句話:美得讓人心痛。
(1)商籟:一般特指莎士比亞十四行詩(Sonnets)。這里借指對家鄉(xiāng)的抒情與告白。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