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袁藝 時間 : 2020-06-01
分享到:
雪云老師的書,宜在夜闌人靜時閱讀。
管平湖的《烏夜啼》嘈嘈切切,桔黃的燈光辟出一方小天地。一冊《藍渡》在手,隨她的文字穿越時間與空間,徜徉在湘西沅水邊的藍溪和渡口、秦時伏勝藏書的二酉山、以沈從文筆下的翠翠而出名的邊城茶峒、幸存的沅陵老城古巷、大唐龍興講寺、古滇黔驛道上的馬底驛、湘西四大古鎮之浦市……管平湖的琴音雄健剛勁,在音律中呈現陽剛的文人氣息。而雪云老師的《藍渡》,既不乏女性的柔美與詩情,也不乏男性的剛健清新,文字中蘊含著飽讀詩書的清醒獨立和思辨之美。
對于未曾到過沅陵的我而言,在雪云老師的筆下,一頁一頁初剝春筍般地揭開了古辰州(今名沅陵)的神秘面紗。這個散發著自然清新樸拙之美的小城,沅江流經的千年小城,風物人情、阡陌街巷、古宅老街……活泛在筆下,她有著異于常人的觀察力與敏銳的洞察力,更兼高超的駕馭古典詩詞的能力。
同學們說雪云老師對古典詩詞信手拈來,所言非虛。《離騷》《詩經》等古詩詞賦引用隨處可見、恰如其分,字里行間漫溢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文有金石之氣,字作鏗然聲。《二酉藏書與岳麓山》,靈秀的藍溪山水滋潤下的筆有雄奇豪邁之音。從伏勝藏書的酉河到湖湘文化源遠流長的岳麓山,山與水是文化發軔、傳播不可缺少的載體,歷經千辛萬苦從咸陽到二酉山藏書的伏勝,“他這一輩子,只贏過這一天,但卻勝過千年萬年,每一個起點都是終點,每一個終點,必將是下一次出發的起點”。瀟湘大地風起云動,令人頓生豪氣與自信。一鞭一道痕,這便是文字的力量與勁道。
《欒樹花開》關注的是孩子的教育與閱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用欣賞的目光注視,堅守在孩子自我蛻變的生命過程中,用書香點亮孩子的生活,用愛創造孩子的未來,這值得每一位父母學習與借鑒。
“故鄉與鄉愁”是寫作者筆下永恒的主題。故鄉是每個人的起點,又或者是每個人的終點。又好似渡口,送渡游子遠去,又迎接游子的歸來。魂兮夢兮,故鄉縈繞在每個人的心中。
雪云老師出生在藍溪,距離沈從文先生在沅陵所筑的“蕓廬”不遠的一個小鎮,她的文字亦有湘西人特有的靈性與文氣,對故土命運的思索,對未來的期冀,對歷史的追思,對自我的燭照,《尋找蕓廬》哀而不傷,心存溫暖與希望,如沅水湯湯往前流淌。
《那一年的渭溪》是她工作后的第一站,寫透了初入社會的少女的困惑、彷徨、失落……鄉村中人性的溫暖是點亮生命的燭火,指引她開始自己的逐夢,那兒,人生的第一站,也是夢開始的地方。
《老城與古巷》如夏初雨季氤氳出來的蓊郁草木,對辰州的濃情厚意盡興潑墨在文字中,恣情肆意,那一腔深情濃得化不開。
……
這個靜謐的夜,因為一本書,一曲歌,而美,而深,而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