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 時間 : 2020-07-27
分享到:
近日,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推出了唐櫻新作《南瓜節》。這是一部長篇兒童文學小說,已被納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小說講述了去巖鷹寨調查鄉村民俗文化的大學生湘木偶然得知一個節日——南瓜節。南瓜節從農歷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到八月十五的中秋節,長達一個月,孩子們將自行選出南瓜節隊長,組成南瓜隊和油茶隊,一系列有趣的活動都沒有大人參與,全都由孩子們做主,而在南瓜節中孩子之間產生的任何矛盾和面臨的問題困難,也都由孩子們自己解決。
日前,《南瓜節》入選了2020年6月百道好書榜少兒類(20本)。本書責任編輯就唐櫻的創作和這套她極為看重的作品,進行了深度訪談。
編輯:您怎么想到會想到創作《南瓜節》這樣的故事?
唐櫻:很多年以來,我心里一直浮著關于“南瓜節”的情節,這也是一個情結,沒有深思熟慮去想,“南瓜節”也沒有一個具象的依托,但它卻是揮之不去,也不可忽略,不可忘懷的。我是從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身上帶有濃濃的大山的民風,也帶來了許多民間故事,這其中有許多是屬于我的故事,有著我的特質和痕跡,我創作,它就存在,我不創作,它就不存在,我對這些故事也是身負責任的。現在的青少年,哪怕是農村的孩子,也都是伴隨著科技成長的,電燈電視電腦,電影手機動漫電子游戲,生活豐富多彩,但在數十上百年以前,沒有這些東西以前,人們的生活也還是有許多美妙的東西,我希望當代青少年們能從我的故事里讀到這些美妙的東西。作為一個作家,特別是作為一個熱愛孩子,關注教育多年的作家,如何為青少年朋友們創作出有趣味、有意義、有影響力的作品,我是深具責任心的,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出一些具有中國鄉村特色的故事。
編輯:南瓜節這個名字聽上去非常地有意思,您小時候過過南瓜節嗎?您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神話故事,也說到了許多民俗風土,如何在兒童文學作品中去表現我們的民俗節日呢?
唐櫻:我國的文學史源遠流長,教育史同樣悠長,但我們的教育是功用型的,教人以德,教人以才,教人以功名光宗耀祖。兒童故事是教人忠君孝親愛友立信;平時過的節不是中秋、春節團圓就是清明、端午、七月半、九月九之類,除了偶爾可以共享一些美食,其他幾乎都是無趣的。也有些民族或地區可能有些屬于兒童的節日,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也幾乎得不到流傳。古代文學對于兒童來說就是教以學,學而成才,要說純娛樂性或趣味性的兒童文學卻是沒有什么作品的。當然,對于這一塊,我只有粗淺的認識,沒有深入研究過,沒什么學術上的發言權,但是,我的心里是有屬于孩子們的一方天地的,我所期望的和描述的,兒童們有自己的節日,這些節日是有趣的,有創造性的,卻又具有兒童專屬性,它貼近大自然,遵守大自然的規則,能培養孩子們的能力和友情,培養協作能力,學會照顧他人,從中也學到尊重規則,并且懂得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小時候我曾作為客人去鄰寨參加過類似南瓜節的活動,但沒有當過隊長,但老一輩的人逐漸去世,活著的老人也不再執著于此,青年一代的人不懂得,少年一代的人不在乎,那些有趣的活動便不可追溯也不可重回了。我以此為基調創作出《南瓜節》這部作品,既是追憶那些消逝的美好,記憶那些屬于民族民間的活動,也融入了更多元素,用文學的語言重新詮釋。也許有一天,人們在高科技的世界里玩得乏味了,會想念或者想重回那些尋常的、簡單的、貼近大自然的快樂呢,我給現在的小朋友們只是一本讀物,給未來留下的,可能就是一條線索,一個藍本。我小時候生活過的地方是舜帝南巡過的越城嶺,那里有上千年的歷史故事,有著無盡的傳說和無盡的美景,但這一生,我也去過很多地方,聽過很多故事,它們一樣構成了現在的我。那一切都存在我的腦海里,也許都不會回想起來,但在我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它們會不由自主地沖擊我,從記憶里浮顯出來,展示它們的存在,表達它們出鏡的愿望,它們不一定是從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年代、同一個民族里來,但它們浮顯到我腦海里來的時候,它們就已經成熟了,我會順著它們的意愿一點點鋪展成文,然后小作調整和修改。我創作出來的樣子,就是我能給它們的樣子,或者說就是它們自己愿意的樣子。
編輯:在書中,湘木、阿樹和小玉自己組織油茶隊,抓鬮來選隊長,都由孩子們自己決策、參與,女孩也有女孩的油茶隊,這種活動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主性和成就感,您對當下的孩子參與集體活動有什么建議嗎?
唐櫻:現在的孩子很忙,忙學習忙作業,忙趣味班,忙各種各樣有意義的事情,有的學校會建議同學們回家給父母洗腳,有的學校會建議同學們回家為父母做家務或者炒一個菜,但更多的卻是從幼兒園起,園里布置了什么項目,幼童們就拿回家讓父母陪著制作,到小學時候家長們會去學校幫孩子們搞衛生,到中學時候還是家長們為孩子做飯切水果遞牛奶,同學們在培訓班,家長們在外面云集等待。孩子們一生漫長,但在少年時光卻如此匆忙,最日常的成長都需要形式化安排,這是挺讓人遺憾的。我覺得孩子們有孩子的世界,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智慧,他們完全具備自己組織活動,自己處理問題,具備自由自我成長的能力。在各種各樣的活動中,他們會找到自己的能力所在,懂得如何遷就協調,如何分配角色和成就,如何照顧他人,并由此獲得與眾不同的成長故事。很多人都覺得現在環境不同了,這個世界不安全因素太多,沒有幾個家長敢將自己的寶貝孩子放出去。當然,如果孩子們放出去就得面臨危險,那并不是成長的本意,但我們的社會如此包辦孩子們的一切,也是費心費力費錢,為什么就不能打造一個給孩子們安全活動的空間呢。比如說每座城市建一所“假期營地”,各地初三以下的中小學生可以自行組織活動,自行邀請伙伴形成團隊,分工合作制作方案,向家長和學校報備,自行選擇出行城市,訂票、出發、抵達,返回。然后在該城市的營地入營打卡,在操場或禮堂住帳篷,白天出去玩兒,天黑回營地打卡,記錄一天行程和收獲,活動結束小團隊完成總結。孩子們遇到困難找警察找營地學校都可以妥善解決,既不需要家長作陪,又能同伴出行放飛自我,還能在營地與其他省市的青少年做朋友。學器樂的小伙伴們可以組團在公園里表演,學書法繪畫的可以自行組織“擂臺賽”,除了野泳等探險類需要成人協同負責安全(或者不予同意)以外,其他中小學生有新意的活動,特別是可以“代代傳承”的活動,都可以放寬管理或者予以支持。特別是博物館、植物園、動物園、農科、地質、漁業、水務……等單位,都應該給予青少年活動一定的支持和接待。當然,像“南瓜節”這樣的大型活動也是可以存在的,只是現在的鄉村都沒有多少孩子,只有少量留守兒童,他們撐不起這樣大的活動。而讓成年人去奔波,為孩子們制作活動,那也顯得太辛苦,意義也不大,就沒有必要了。但我們可以鼓勵和支持各種各樣的活動存在,如何組織如何申請如何支持,那就是另一件非常具體的事了,但有一點是很重要的,就是一切活動的實施和安全,都需要孩子們自己確定和保障。
作家簡介:
唐櫻,文創一級,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年兒童報刊工作者協會文學藝術性報刊專委會主任,湖南省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長沙市作家協會主席。16歲發表處女作《滴翠的連理枝》,至今已出版發表近三百萬字。代表作長篇兒童文學《男生跳跳》獲首屆張天翼兒童文學獎,長篇小說《南方的神話》阿拉伯文版在埃及出版。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