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020年11月11日《中國藝術報》“九州”副刊 張建安 時間 : 2020-11-19
分享到:
一
鄉井,是鄉村的眼睛,它是我記憶中最動人的風景。
鄉井,又如一位無私的母親,幾十年來滋養著我美麗而貧困的故鄉。
鄉井遠遠地躲在村莊的邊緣,可它來自巍峨的風旗嶺,沒有什么污染,井水品質純正,清洌甜潤。它是那般氣性穩定、冬暖夏涼,一直頗受故鄉父老的最愛和自豪!
三十多年前,我先后以考學、工作等方式不斷投奔城市而逐漸遠離故鄉的時候,卻通常又以文學的方式不斷地回望我的誕生地和早期成長地——這種頗為矛盾而復雜的行為方式,文人們稱之“精神還鄉”,游子宣稱那就是鄉愁!
二
很多時候,睡夢中老是呈現出家鄉的水井,那是充滿傳奇和神秘的水井,鄉民俗稱其為巖門井。井水來源于風旗嶺下大巖石下的一個深洞,清涼幽深,水量豐沛。
水井大致呈階梯狀分為三級:第一級是半圓形水池,那是天然的巖石洞穴,一年四季,有水汩汩流溢。陽光燦爛的時候,人們可見里面烏黑清幽的巖石,和雪白發亮的卵石,它仿佛串連著后背那層巒疊嶂的大山的地氣,那甘甜的泉水總給人一種清爽透徹、飲之如飴的感覺。第二級是鄉民將滿溢出來的山泉用水泥和青石圍成一個四方形的水井,在太陽的照耀下,人們看到的井底澄澈透明,魚蝦絲草,清晰可辨;紫紅黃白的卵石,歷歷可數。這井水既可供鄉民飲用,也可直接挑回家里,倒進水缸,供燒水做飯之用。從這里流淌而出的泉水,再一次匯合,構成第三級,乃是一個略微小一點的水池。在這個水池里,鄉民可取水洗菜、漂衣、浣紗,再往下面流瀉,那就是呈梯級狀的農田了。
平常的日子里,可見三三兩兩的婦女來井邊汲水、捶衣,她們利用這個機會,交流信息,或傾訴委屈——張家長李家短,七個碟子八個碗,女人們一邊工作,一邊說話,一點兒也不礙事,輕松自在,眉飛色舞,神采飛揚!
有時候,婦女們的旁邊也有幾個跟屁蟲,他們是不更事的稚童。他們在一旁玩耍嬉戲,那情形特別地專注和認真,戲水拋石,無拘無束,旁若無人!
偶爾,還有幾只怯生生的麻雀或水鳥,在井邊,在田徑上,或跳躍,或慢行,且行且啄,小心謹慎。它們又像是在偷聽婦人們的言語,窺探她們的舉止,興高采烈處,還不時發出“咯咯”“咯咯”的叫聲,然后淘氣地朝遠方飛翔而去……
黃昏的時候,在村莊通往巖門井的路上,連綿不斷的是挑水、取水的農人——鄉親們仿佛是約好了似的,他們或三五成群,或前后相繼。這些來來往往挑水忙碌的身影,真可稱得上是一幅精致美妙的山村剪影,也實實在在生動了我們鄉村單調而平靜的風景。
看得出來,村莊的男人們并沒有把取水、挑水當作繁重的體力活,反而將這視為一種難得的消遣和享受,他們就在這取水、挑水過程中,滋生出了諸多美好情懷,產生了許多樂趣。有時,他們哼著洋腔小調,邊走邊唱;有時,他們還打著呼哨,相互追趕,顯得格外愜意而暢快!
幼小的我,時常坐在家門口的小板凳上,看大人們人來人往,匆匆忙忙。
他們大多用麻索套住木桶,也有的用鐵鉤拽住木桶,一路的叮叮當當,一路的水流汪汪,那蕩悠悠的水影晃在水桶里,晃在鄉間的石板路上,也晃在我童年清幽的夢里。
三
偶遇干旱之年,鄰村里其他幾眼水井都先后干涸了,溪澗河道也幾乎斷流,可我們村子的巖門井還依然汩汩滔滔地泉水不斷。這時,鄰村的鄉民們也紛紛加入來巖門井取水挑水的行列。在漫長的歲月里,人們無法統計有多少水桶從巖門井里汲過水,它干旱不涸,洪澇不濁,始終是盈盈的,滿滿的,給人以充分的安定和放心。巖門井,可以說是我故鄉平安和寧靜的守護神,它忠實地陪伴和護佑著我故鄉這個幾百號人的古老的鄉村。
巖門井因來自巖穴,來自不可知的神秘世界,鄉民們常常將一些靈異神怪的故事附加在它的身上,這使它增加了不少傳奇和詭秘。聽長輩們說,村子里大凡剛剛過門的新娘子,都要在婆婆的陪同下,親自前往井邊投幾枚硬幣,祭拜巖門井——意思是預先感謝鄉井的滋養之恩,并期待婚后萬事如意。
記得有一次,我不小心從巖門井附近的高坎上翻滾下來。因為是冬季,幸虧穿的衣服比較厚實,這使我的傷口其實并不嚴重,但母親不放心,她固執地認定我是受了驚嚇,硬要拉著我去井邊“喊魂”。
就在黑夜來臨之際,母親把我帶到巖門井邊,一番虔誠地作揖、禱告之后,母親就用撮箕在井邊撮了一下,其實她并沒有撮到什么,只是做了一個打撈的動作而已。隨即,提著撮箕轉身就走,邊走邊喊:“崽崽回家,崽崽回家!”
快到家門口的時候,母親加大了音量,大聲呼喊:“崽崽回來了嗎?崽崽回來了嗎?”其時,父親在家里連忙高聲接應:“崽崽回來了,崽崽回來了!”
母親一邊用手輕撫我的額頭,連聲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還一邊跺腳,對著我的腦袋發出“呸呸、呸呸”的聲音。然后牽我轉到堂屋里去,朝神龕上的列祖列宗神像行三鞠躬禮,嘴里念念有詞,似乎寄予了無限的懇求和希冀……
四
七年前,我那勞苦一輩子的母親辭別了人間,融入了大地。想起這些如煙往事,追憶那些深入骨髓、穿越時空的母愛與親情,我常常禁不住淚眼朦朧……
如今,故鄉早已安裝了自來水,鄉人不再需要挑水過日子了。
但作為游子,我依然懷念故鄉,想起那曾經留給我美好記憶與溫馨夢鄉的古井。在我海天悠悠的想象里,那清波漣漣的水井宛如冬季夜空里一輪皎潔清冷的明月,那光波搖動的清輝久久地映蕩在我的心海里。
那闊別了三十多年的古井,那承載著歷史,也積淀著我無限鄉情的巖門井可曾安好,還是當年那么晶瑩透亮、清芬可口嗎?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