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譚談 時間 : 2021-04-16
分享到:
開欄的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100周年華誕。
為更好地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湘江周刊·湘韻特別推出“百年風華”欄目,圍繞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地標、革命英雄,以文學的方式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中走過的光輝歷程和百年芳華。
讓我們共同走進歷史時空,品讀崢嶸歲月。
譚談
正是春意最濃烈的季節,我們走進了東海之濱的瑞安小城。
小城里,一座山頭之上,聳立著一面碩大的五星紅旗。這里是小城人引以為傲的國旗館。這座總建筑面積達2600多平方米的國旗館外形,就是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春風里,我們踏著一級一級的石階而上。遠遠看去,這面碩大的紅旗,如一團火焰跳動在藍天白云之下,使整個山頭紅光閃爍,成了這座紅色小城最靚麗的標志。
這面飄動在中國人民心中的旗,與這座浙東濱海小城,有什么特別的關聯,小城的人們要在這城之央、山之頂修建這座國旗之館呢?
故事得從新中國誕生之時說起。1949年6月1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召開前夕,向全國人民公開征集新中國國旗、國徽的設計方案。這個消息,讓千千萬萬向往新生活的中國人心潮澎湃。很快,一個一個從國人心中涌出的國旗圖案,從天南地北匯集到了北京,擺到了國旗審議小組的成員們面前。在收到的數以千計的方案中,有一個方案,就出自這座小城人之手。它被編為第38號。幾輪評審過去,它被淘汰了。評審組的成員們對留下的設計方案的草圖,左挑右選,仍不滿意。這時,評審組里的一個成員,我的一位老鄉,也是后來被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大劇作家田漢提議,將已被淘汰的第38號方案又挑了出來復議,編為復字第32號。最終,將此方案做些修改,去掉大五星中的鐮刀斧頭標志,報送到了我的另一位老鄉——新中國的締造者面前。
不知攀登了多少個石階,我們終于踏上了國旗館前面的廣場,仰頭看去,館如旗,旗亦館。頓時,一種莊嚴感從心中噴涌而出。走進國旗館序廳,隨著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一面五星紅旗,冉冉升向藍天。所有立在旗前的人,屏著呼吸,目不轉睛地望著緩緩升起的旗幟。這一刻,每個人的心,都在一個節奏上跳動。就是在這面旗幟之下,這曲歌聲之中,我們這個古老民族昂首挺胸走進世界民族之林,贏得了國際地位和世界聲譽。
走入第二樓的展廳,面對一個雕塑凝望。這是一個一手拿紙、一手握筆,仰頭望著星空沉思的漢子。他就是從瑞安小城里走出的國旗設計者曾聯松。此刻的我,止不住地想,他下筆描繪新中國國旗的時候,在想什么呢?他是一個1938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老黨員,一個從瑞安這塊紅色土地上走出去的人,此時一定想起了故鄉的烽火歲月。瑞安,是浙江32個革命老區縣之一,是浙南最早開展共產黨活動的地區之一,1926年就建立了中共瑞安小組;1928年,瑞安人陳卓如,在馱山建立了浙南地區第一支農民武裝隊伍——馱山農民赤衛隊;1936年,由劉英、粟裕開辟的五云山革命根據地,是浙南地區對敵斗爭的前沿陣地,素有“浙南井岡山”之稱;1948年,中共浙南特委,在瑞安湖嶺鎮的巾子山創建浙南游擊縱隊,配合解放大軍南下,率先解放了溫州地區十多個縣域,使這一方地域的人民,早日沐浴到解放區明麗的陽光;中共浙南特委在這里創辦了《時事周報》,后更名《浙南周報》,成為浙南地區革命戰爭年代的一盞明燈……革命的年代里,這塊土地上,先后有580多位仁人志士,為新中國的創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從自己的故鄉瞭望開去,這位設計者的心里,一定還看到了井岡山,看到了延安,看到了瑞金,看到了湘鄂西,看到了大別山……看到了一個一個革命根據地的紅色土地。也看到了一批一批為革命的勝利,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的先驅們。于是,他面前呈現出了一片壯闊的紅土地和烈士們的殷殷鮮血,瞬間化作一面巨大的旗,在他心中飄揚。從這片紅土地仰望星空,亮晶晶的北斗星出現在他眼前……頓時,心里一陣激動,幾顆星閃動在這紅土地和鮮血般的旗幟上。也許,這一刻他想到了,自己這個災難深重的國家,從此將走出苦難,走進繁榮富強的明天。自己的家鄉,將會是名副其實的天瑞地安了。于是,一面紅旗上,四顆小星圍繞著一顆大星的方案,便出現在他的設計草圖上了。那顆大星星,代表共產黨;而四顆小星星,則代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了這個小城走出的曾聯松設計的國旗方案。10月1日,禮炮聲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的新中國締造者的巨手,按下了升旗的電動按鈕。這面旗,便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據此說來,小城的人民,當然有理由建立這樣一個館,來收藏這一小城人的榮耀。這里也成為了瑞安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國旗館建設高度為19.49米,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館前升旗桿高20.19米,代表開館時是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時候。全館共4層,布展面積近2000平方米,包括序廳、國旗誕生廳、國旗知識廳、國旗榮耀廳、瑞安發展廳和尾廳、附屬廳等,詳細介紹了國旗的制作、國旗的含義、國旗的標準規范、國旗與天安門廣場、國旗法等內容。從國家博物館、中央檔案館、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等單位收藏、復制了36件原始圖片。有一面巨大的國旗,則是天安門國旗班捐贈的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過的原件。
一個中國人,走進國旗館,將受到一次愛國的教育、心靈的洗禮和情感的升華。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