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1-05-14
分享到:
——讀抗戰題材小說《戰車少尉》
黃真龍
抗日戰爭勝利以來,抗戰文學作品汗牛充棟。2020年6月,張家界籍作家滕軍釗的抗戰題材小說《戰車少尉》,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發行。時值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該部作品的出版有著重大意義。
《戰車少尉》講述了普通士兵滕周健投身中國遠征軍,保家衛國英勇戰斗,不斷成長的故事。小說中的許多情節是真實的,大多數人物也是真實存在的。作者通過長時間的采訪,對滕周健的故事原型進行了深入了解。這種采訪與了解,讓作品本身具備了極強的真實性,具有了紀實文學的特征。同時,小說堅守了小說這一文學體裁的獨特樣式,要素齊全,虛構合理,情節動人心弦,是標準的歷史小說。此類因素,讓小說的真實性與虛構性實現了冰火同爐,具有了更強的現實價值和文學價值。可以說,這部小說最大的特點就是敘事的宏大與精微,情節的真實與虛構。
宏大與真實,基于歷史史實的歷史背景。因為作者無論是從主觀上有意還原歷史現場,還是客觀上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和文獻,都為小說的真實性打下了堅實基礎。小說的宏大與真實,主要體現在歷史背景和主旨大意。小說聚焦于20世紀40年代中國遠征軍與英美盟軍反攻緬甸北部日軍的前線。全書對于時代背景的交代不勝枚舉,重大歷史事件的協同推進,給讀者呈現出來的是殘酷的戰爭場面。
同時,通讀小說后,會有一種雄姿英發、催人奮進的情感感召,這便是小說宏大的又一體現——宏大的主旨大意。小說絕非是滕周健個人軍旅生活和成長故事,而是受盡艱險而堅持初心的一群人、一代人,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保家衛國,敢于斗爭。小說不僅僅是對抗日英雄的緬懷,更是對民族解放、國家獨立的大情懷的彰顯。最難能可貴的是,小說有相當文字體現了作者對戰爭背景下的底層軍人和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關照,這也是小說的生命力所在。
如果說宏大與真實讓《戰車少尉》有了巍巍骨骼,那么精微與虛構就成為填充小說的血肉,靈動而生機盎然。小說的精微與虛構,主要體現在情節的緊湊和細節的生動。
在情節與結構上,小說從最扣人心弦的戰爭場面入手,“她死在我效命疆場的第一天”作為第一章。而第二章又巧妙回到了主人公求學時代,以“前面是大山,身后是故鄉”為標題,補充了主人公的人生履歷。從第三章到第八章,按照時間線記述了滕周健參加戰車部隊,從訓練到上戰場,最后立功受獎的過程。情節推動上環環相扣,引人入勝,并給人意猶未盡之感。
關于細節,作者用力厚重,處處彰顯大家手筆。例如,“滕周健也射出了復仇的炮火。這時候,眼前橘紅色的火光一閃,旁邊的戰車上響起了劇烈的爆炸聲,一股辛辣得令人窒息的硝煙鉆進座艙里。”這一部分環境的描寫,遣詞造句的形象,讓人易于理解,仿佛身臨其境,讀者會為主人公的命運攥拳,會為戰斗的勝利喝彩。這就是小說中精微敘事的力量。
論及虛構,是小說的靈魂。24萬字的大部頭長篇抗戰題材的小說,要想寫好,必然有較多的藝術加工。“標尺……好,開炮!”“打得好!靠前一點,再靠前一點,狠狠地打!”等對話,通過適度的想象,令小說畫面感更強,內容更加真實。建立在虛構上的真實感,令讀者更易于接受。作品的語言渾然天成,極大地提高了小說的藝術水平,彰顯了小說的藝術特色。
讀罷《戰車少尉》,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國家危亡之際,有滕周健這樣的英雄人物,不懼犧牲,最終才換來了民族獨立。我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需要像滕周健這樣熱血男兒,他們保家衛國,他們浴血奮戰。同時,一方山水、一域文脈,也需要滕軍釗這樣的書寫者,他們以筆為戈,他們載道前行。
(《戰車少尉》 滕軍釗著 東方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