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藝報 時間 : 2021-08-19
分享到:
作家張雄文在當下湖南文壇算是后起之秀,卻十分扎實而勤勉,埋頭耕耘于散文、報告文學等領域,近年來屢有不乏影響力的佳作問世,令我這個老鄉十分欣慰。不經意間,他又捧出了一部出色的新著——長篇報告文學《潮卷南海——深圳風雨一百年》。這部36萬字的皇皇之作,可以說是一幅深圳百年鐵血交織、潮起潮落、風云際會的絢爛長卷,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帶領深圳人民翻天覆地、震驚世界的精彩華章。
蛇口荒嶺上一聲炮響,將深圳這個寂寂無聞的小鎮推向了世界的聚光燈下。而后來所創造的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奇跡,更是魔幻般演奏著中國改革開放最精彩的進行曲。橫空出世的深圳,也成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造城杰作。如果說這一華美樂章是中國人民偉大創造力的合奏,那么,中國共產黨則是這一合奏的總指揮。
《潮卷南海——深圳風雨一百年》一書,生動而真實地再現了深圳百年巨變,傾情演繹了共產黨人在深圳篳路藍縷中的“群英譜系”,揭示了深圳神奇般崛起的歷史賡續和最根本原因。
深圳40年間的巍然崛起,無疑得益于改革開放。然而,本書站在更高的視角、更大的歷史跨度、更深遠的歷史維度尋跡覓蹤,探究深圳奇跡產生的必然邏輯和內在成因。作者以精彩的文筆和恢弘的氣勢,將改革開放40多年和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的歷史聯系起來,甚至將這場偉大改革延伸到上百近千年。從文天祥的鐵筆丹青,到林則徐的抗英銷煙,再到寶安(轄深圳)早期共產黨人領導的農民運動,該書用一幅幅生動而真實的畫卷,展示了這片土地的深厚歷史積淀和回腸蕩氣的英雄之氣。這種聯系絕不是牽強附會,而是從歷史的縱深、從潮起潮落中瀝沙披金,用眾多鮮活的事例證明共產黨人在歷史大潮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書中描摹了許多立于潮頭、無畏風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共產黨員形象,他們在深圳的百年風雨中沖鋒陷陣,將個人榮辱得失置之度外,表現出共產黨人泰山壓頂不變色的英雄氣概。正是這種壓倒一切敵人的無畏精神,才使深圳黨組織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也使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成為引領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也成為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
尤其可貴的是,《潮卷南海》一書在展示深圳百年偉大工程時,不回避矛盾和斗爭,既真實表現黨堅如磐石的意志、牢不可破的團結、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也反映了守舊與創新、開放與僵化、教條與解放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歷史的經驗反復證明,我們黨之所以朝氣蓬勃、青春煥發,是因為在偉大斗爭中吐故納新,在不斷糾正自身的錯誤中不忘初心、找準航向。《潮卷南海》以事件為中心,以人物為素材,還原歷史真實現場,既增強了歷史的帶入感,也增強了文本的感染力,可信、可感、可思。
歷史是由人民抒寫、由人民創造的。深圳的崛起所表現出來的人民的首創精神、巨大熱情、磅礴力量,再次證明了這一理論的正確性。如果我們對這一論斷本質探究,從《潮卷南海》一書中,我們不難看到星星之火在燎原中的作用,定星舵盤在航海中的依仗,壓艙石在驚濤駭浪中的安穩,中流砥柱在洪流險象中的鎮定,這是在急流險灘中穿行的船魂。從本書所描述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群英譜系”,也不難看到深圳這座城市的崛起之魂。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匯聚人民群眾的偉力,將改革成果惠及千家萬戶,深圳的未來,一定會演奏更精彩的華章。同時我相信,作家張雄文也會站在《潮卷南海》一書的山峰上,沖向另一座更為險峻的文學之峰,取得更為燦爛的文學碩果。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