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1-11-02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陳欣 通訊員 易果 攝影 馬兵 江滔)10月28日至29日,湖南省第二十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第十期新疆作家班學員們來到益陽安化中國梅山文化園、楊林茶鄉花海、周立波故居等處,開展鄉村振興調研活動。
綿綿秋雨,卻擋不住學員們積極學習、感悟文化、感受文明的熱情。在中國梅山文化園,學員們被其古色古韻的建筑,自然秀美的景色,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深深吸引;尤其在梅山文化博物館,了解到偉人毛澤東曾兩次到安化,并依據史料整理建成了“永遠的傳唱”——毛澤東與安化紅色文化博物館,已掛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學員們認真聆聽講解,自覺賡續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
安化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益陽市脫貧攻堅主戰場。經過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縣14.86萬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13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7476元增長至10870元,年均增長10%以上,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0年6月,國家發改委安排的“以工代賑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戰略試點”項目,在益陽茶鄉花海生態園和茶鄉花海社區施行。如今,景區、社區相伴而行,景區得發展,社區增收益,居民就近就業,形成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在楊林鎮茶鄉花海生態文化產業園,學員們或乘車觀光,或邊走邊看,“愛我中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標語印記心中,學員們了解這個特色小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的過程,以當地優美的青山綠水為背景,以獨有的安化黑茶文化、梅山文化為依托,建設而成的茶旅文生態文化產業園;并了解該生態產業園如何帶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下午又赴周立波故居參觀學習。周立波故居座落在益陽市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故居為土木結構,總面積約700平方米,為清式風格的民居。1908年,周立波誕生在這座農家小院,他是無產階級的忠誠戰士,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杰出作家、優秀學者和新聞工作者。1928年,周立波離開清溪村奔赴上海、延安、東北,投身革命,在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史上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他翻譯了《秘密的中國》《被開墾的處女地》,創作了報告文學《戰場三記》,長篇小說《暴風驟雨》《鐵水奔流》《山鄉巨變》等。
邊聽邊記邊問,學員們對周立波同志有了更全面、更深刻、更細致的了解,了解其扎根鄉土、熱愛人民的創作道路,學習其廣取博采的創作方法,更感受周立波擁抱時代與時倶進的創新精神,純樸善良、正直無私的人格魅力,周立波永遠激勵著我們,他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我們永遠懷念他!
兩天時間的調研活動,同學們接受了毛主席紅色精神教育,深入鄉村進行社會調研采訪,感受梅山文化,感受鄉村振興,感受新農村建設的變化和成就,并表示要學習周立波同志謳歌時代、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情懷。活動在和諧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結束了,所到之處,學員們紛紛合影留念,認真記錄,深受影響和教育,表示將調研活動留在人生記憶的深處,激勵自己創作更多優秀的作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