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橘洲文苑版 時間 : 2021-11-16
分享到:
立冬前的一個夜晚。
天空下著蒙蒙細雨,整個月湖籠在一片濕漉漉的雨夢之中。
說是雨夢,一點都不夸張。
因為在進入夜色之前,這些前來臨湖品茶的人在馬欄山的文創新城一睹了現代科技和文創聯姻、媒體融合釀造的神奇夢幻和現實的斑斕。大家置身于一個忘我而讓靈魂在想像的天地,自由飛翔的聲光電色、真實與美感交錯的藝術殿堂,領略了當今世界和未來的精致、精深和精彩,感知了人類生命創造的壯麗和生活憧憬的美妙、美好和美情。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好生活向往之夢。
從這個夢境,悄然沐著細雨,走進夜幕中的溫柔雨霧,自然這雨霧便化成了淹沒心靈驛動的雨夢。
雨夢,在悠悠地往夜的深處蹣跚。
雨夢,在托起湖上、湖岸、湖天的燈火光影。
雨夢,在蕩漾多少樓臺亭閣的歌聲笑語。
雨夢,在編織屬于每個人不同的夢幻和渴望。
一張很大的圓形餐桌,圍坐著一群從現實夢境走進雨夢的文朋詩友、學者工匠、藝人名師。
桌上杯中剛煮沸的清茶,還冒著熱氣,飄送著泥土和嫩綠的芬芳,可惜的是不知是從哪架山脈和峰巒采摘而來天然秀色。剛剛酙滿玉液的酒杯,蕩漾著微黃的透明,也在悄悄散發著醉人的誘惑,在告訴人們“莫使金樽空對月”。
月亮其實已經醒來。
只是因為雨夢的原因,我們無法與她見面。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這時《春江花月夜》中的晶瑩詩句,亦飄散在湖畔的雨霧中。
暮秋之夜,對湖月的情愫和眷戀是萬萬不可缺的。有人端起茶杯感嘆地說:“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我們便能自然想到在人生旅途,明月是如何對待我們,我們又如何用青春年華送走歲月的流光。人生如歌,有低回淺唱,高歌曼曲;人生如酒,有獨醒沉醉,壯懷激越;人生如茶,有清淡幽遠,詩韻隨行;人生如書,有家國情懷,字字血性。今宵相聚不為憶舊,不為功利,不為苦吟,不為張狂,只為一刻輕松,一刻舒展,一刻清澄,一刻縱意,或許真可借月影星火儲備精神的能量和靈魂慧光,待明晨繼續趕路,去追尋各自的夢。
或許這是一場平常不過的淡席雅宴。
此種情景最容易讓人生發別樣的情趣。
品茶酌酒,自由交談,心緒無塵,言語溫和,眾人如坐春風。
這時,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雙鬢既白,卻不乏慈祥善目之態,他端起酒杯道:“我給大家談點退休后的體驗,我想是否可稱之為新生活狀態。”于是他侃侃而談:
一生中最想見的人,只要他還在,一定要去見他;不管是戰友、同學、同事、發小或是初戀,不要讓友情溫流在心中干涸,而彼方不知道你是多么在乎他、牽掛他、想念過他,不要成為終身的遺憾;
一生中最想去的地方,一定要設法去看一回,中國文化中山水土地樹木花草奇石,都是有靈性和情結的,可以醒志明道,昭物怡情;
一生中最崇拜的人,一定要爭取去接近他,哪怕感觸一刻的莊重、深邃和不凡,便知道什么是人格的高標,從他的身上讀出“獨有延年術,可以慰吾心”;
一生中最想吃的東西,沒有吃過,一定要想辦法吃一次,因為人類美食的奧妙和舌尖的幸福是不可言表的;
一生中最喜歡的衣服和鞋子,一定要爭取買到,穿上它,這是你美之所系、興之所致,何不瀟灑一回;
一生中,最需要的是有自己的愛好,如果你以前沒有愛好,到晚年也要選擇一個愛好,作為自己的終身朋友,你會和它日夕相依、彼此傾訴,讓自己飛出樊籠、復得自然,所有恩怨、所有煩惱、所有困惑,都會化作煙云而去,還自己一片晴空;
一生中最不可缺的是學會欣賞,不僅要學會欣賞藝術,包括音樂、書法、繪畫、電影、文學作品,還要學會欣賞別人,欣賞自己,熱愛生活,一旦走進欣賞的世界,你會豁然開朗,再無車馬之喧、心身之倦,迅速找到自己靈魂棲息之所;
一生中最重要的是堅持讀書,過去許多書沒有讀,尤其是經典,到了晚秋,一定要利用空閑時光盡心讀書思考,我聽季羨林先生說過,日讀日寫日思之效,還可以治療老年癡呆癥,這是一件人生樂事和美事;
一生中最不能忽視的是多和家人、年輕人在一起,到了風燭歲月一定要常和家人在一起,常和年輕人在一起,享受天倫之樂,享受青春的蓬勃和浪漫,讓你感覺自己依然年輕,依然充滿生命的活力和智慧情意;
一生中最早離開故土,現在鄉音未改,卻得扶杖而行,別忘了,多回出生的老屋和古井看看,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要往哪里歸去,不嘆花木零落,濕露沾衣,更知舊村日暖,炊煙傳情,山泉有語,松云卷風,懂得憶往感恩品味真正的人生;
一生中最大的悟覺,莫過于不改初衷,常懷敬畏,以德立身,寧靜致遠,覓得禪趣,活的清澄、性達、通透,懂得“萬物靜觀皆自得”,用人間的圣潔、溫暖、純真滋養胸間那顆赤子之心,讓自己的童心、愛心、善心、雄心,不曾衰老而頻頻跳躍。
老人一口氣說出的這些“一生中”,讓在座的諸君頗受啟迪和震動而相議成趣。我以為這確是一杯清茶、一杯淡酒、一縷雨夢、一線心光,從中可以窺見樸素無華的歲月剪影、生命歸宿。而這一切,不正是此刻天庭明月的氣息里所散發的人聲物語么?
掌聲在理性的驅使下拍響,這是心靈的默契和情感的相牽。掌聲淡出后,一位優雅的女士站起來,談到了自己近些年讀書的體驗:身心狀況不斷好轉,直至現在風韻漸華。她感嘆道,原來讀書可以關照自己的靈魂,填充內心的光明,愉悅疲倦的心身,浸入歲月的寧靜,尋回夢中的云彩,創造生活的樂章,感知創業的快樂,也許最終可以到達生命的彼岸。
我仔細端詳這位端莊明慧的女士的身影和笑容,想起了“月光如水”和“人淡如菊”的美學意蘊,我想她的一生和今后的歲月,一定會玉樹臨風,輕盈靜好,懷善行仁,總有花開。
世界上沒有不散的筵席。
月湖上的夜宴自然就得散去。
此刻,夜無語,雨有聲,車燈亮,人影動,可人間的煙火還在心中升騰,還在雨霧中閃爍。不散的是人間的真誠和情義,不滅的是用燈影心光同鑄的這顆湖邊拂去了俗塵的夜明珠。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