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1-12-17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的重要講話思想深邃,宏言大義,給人以智慧、勇氣和力量。講話指出“文藝的民族特性體現了一個民族的文化辨識度”,讓人振奮。次日,張宏森同志在中國作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也提到“新時代少數民族文學既傳承本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又以各民族文化豐富中華文化,凝聚中國精神,以各民族文學的異彩紛呈展現新時代文學的豐盛恢宏”。
作為一名從武陵山中走出來的土家族作家,始終認為,任何一個少數民族的歷史都與國家、中華民族的命運血肉相連。土家族文學是中國文學大樹上繁茂的一枝,寫好土家族的歷史、圖騰和文化傳承,便是豐富中華文化、凝聚中國精神、講好中國故事的最好呼應。
武陵山是一塊多民族雜處共生、沿襲了千年土司制度的神秘土地。明末清初,曾一度站在了中國的歷史前沿。明清兩大王朝在此展開了近二十年的殊死逐鹿,隨著土司“改土歸流”的塵埃落定,各個少數民族在血與火的交織中走到了一起。為了揭開這一段塵封的歷史,2015年,我開始了長篇歷史題材小說——大土司三部曲《龍蟠虎踞》《風云際會》《改土歸流》的創作,歷時五年,終于完成了第一部《龍蟠虎踞》的初稿90萬字。
古人云“馬效千里,不必騏驥”。參加本次全國作代會,深感榮幸,更加激發了我內心堅韌、質樸的寫作原動力。帶著這份使命,我將返回武陵山中,繼續探本溯源,書寫本民族的歷史,講好民族融合發展的“中國故事”。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