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2-02-07
分享到:
這些天,一直下雨。
我在盼望晴日來臨。臨近過年的日子只有10多天了,我想去鄉下直接感受進入全面小康生活的農家年味。
我選擇的地方,是離省城150多公里,位于大圍山北麓的一個名叫白沙的深山小鎮。
清晨,披衣起床,推開窗戶,看到滿天悠悠飄浮的乳色晨霧。我斷定今天一定是艷陽高照。
果然如愿以償。車子開出省城不到半個小時,剛剛駛上高速公路。朝陽就鉆出薄薄的霧幔,把溫暖明媚的陽光,灑滿青山碧野、城廓鄉村。頓時我的心情也燦爛起來。
一路上,我的眼前浮現出42年前,去白沙小鎮采訪的情景。
那是1979年12月的一天,同樣如今天這樣晴朗的日子。我乘坐公共汽車,從瀏陽縣城出發,去訪問實行“大包干”生產責任制不久的貧困山區農民。我想知道,他們是怎樣邁開農村改革的第一步。
我至今清楚地記得,那條進山的公路,彎曲狹窄,坎坷不平,車子不時便卷起紛揚的黃色塵土,一路顛簸著前行。公路兩邊的農舍,幾乎都是土墻茅草屋,偶然有一兩棟土磚瓦屋點綴其間,就顯得特別耀眼。
進入白沙鎮,我看到了一片活躍的蓬勃景象。我當時寫的發表在《長城文藝》上的散文《大山里的小鎮》,是這樣描述自己對小鎮的觀感的——
天剛亮,遠處傳來雄雞的啼鳴,我就來到白沙鎮“萬福”橋上,向北望去,高聳入云的大圍山脈,隱在茫茫升騰的白霧里。眼前,淡淡的晨曦,已勾畫出小鎮的輪廓,又給沿河兩岸木質結構的街道小建筑群灑上了一層清輝。
不一會兒,小鎮開始沸騰了。挑擔的、挎籃的、背簍的、推小車的,匯成一股彩色的人流,向小鎮貿易市場涌去。
我走進小街,兩邊的商店早已開門,里面擠滿了人,一陣陣歡聲笑語回蕩在小鎮上空。這條不到半華里長、只有100來戶人家的小鎮,我數一數就開了30多家鋪子。有國營的、社辦的、個體的;有雜店、百貨店、藥店、縫紉店、鐘表修理店、照相館、鐵器鋪、理發店;加上街道兩邊擺著賣山貨的小攤子,真是琳瑯滿目、色彩斑斕。
兩個小時后,我乘坐的公交車,停靠在白沙小學的廣場上。當汽車售票員告訴車子已到站時,我才從回憶中醒來。此時,早在這里等候的村干部走到眼前,熱情地和我們握手。行走在冬日的艷陽里,望著新街兩邊,綠樹簇擁、一排排整齊偉岸、窗明幾凈、白墻藍瓦的磚木結構樓房,身邊緩緩駛過的各色車輛,臉上洋溢著幸福微笑的村民,一種無法言表的激動和感慨油然從心底升起。
村支書吳勇,是80后,人長得帥氣干練,而且開朗健談。他領著我,走向那條我曾走過的、氤氳著歲月滄桑氣息的老街。這條不足兩米寬麻石鋪的街道,依然無聲地彎曲著從街頭向街尾延伸。我看到的老街上的那些鋪面,現在更加顯得古樸敞亮,放射著時間打磨的光澤。看著眼前這些修舊如舊、沒有被拋棄和損毀的老街建筑,我心里倍覺欣慰和感動。似乎感觸到已遠去的雞鳴狗吠、叮當聲、吆喝聲與嘈雜的氣息,夾著縷縷煙火味,正朝我襲來。瞬間,我便咀嚼到久日沉淀的濃重鄉戀與鄉愁。
歷史的變遷,總會有新的時代光景和新的生活韻致。懷著好奇心,我走過新修建的平坦而寬闊的沿河街道;穿過散發著書香花香的河畔廣場;漫步柳樹掩映、卵石鋪就的河岸棧道,跨過如鋼琴鍵盤狀的水泥墩,連接的過河浮橋;凝眸似藍寶石晶瑩的河水,都無一不鐫刻流淌著小鎮人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憧憬與追夢的足跡。
在我目不暇接,觀賞這幅在現實中用創造的汗水與智慧描繪的鄉村畫卷時,吳書記不停地向我介紹近10多年來,村黨支部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一同念好“古、綠、紅、特”四字經的成功實踐。吳書記對我說,先說這個“古”字,道盡白沙鎮的古老歷史沿革。明嘉靖《瀏陽縣志》初刊本“山川志”及注解記載:“東門下流十里曰金溪,為隋大業間流民猬集淘金之地。又前志載,東門、白沙兩市,初因此興,后遂為湘贛商賈通衢”。由此可知,白沙鎮的形成,距今已有1400余年。從現存的古廟、古祠、古橋、古道,可以看出其積淀的深厚的耕讀和孝道文化底蘊。到了近代,由于這里的村民勤勞、智慧,又善經營,很快就步入小農經濟發展階段。昔日小鎮的繁華景象,便自然獲得“小南京”的美譽。再說這個“綠”字,這里有天然的綠水青山,綠色資源富足。盛產桃子、李子、梨子、柑橘、板栗、山楂、梅子等水果。又說這個“紅”字,這里是一片紅色土地,有著光榮的紅色革命傳統。1927年9月11日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第一師第三團,在這里擊潰國民黨一個團的兵力,打出了秋收起義第一個大勝仗。毛澤東稱贊道“首戰告捷”“旗開得勝”。當天夜里他又在部隊駐扎的劉氏宗祠,揮毫寫下《西江月》:“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秋收時節暮云沉,霹靂一聲暴動”氣壯山河的詩句。最后說這個“特”字,這是白沙鎮走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特色品牌之路的精準表達。去年白沙鎮的已達億元規模特色品牌“白沙豆腐”被列為非遺傳承項目。湖南湘菜名品臭豆腐的胚子就有一半產自白沙鎮。現在全鎮有各類企業、作坊30多家,商店近100個,每年接待來訪旅客10多萬人,去年人均純收入達2萬多元。這時從街道四周飄來的臘雞、臘魚、臘肉香、茶油香、豆腐香、芝麻香、水果香、酒香,給人們送來了濃濃的年味。我抬頭凝望街道兩邊門楣和樓亭懸掛的紅燈籠、紅對聯、彩球和紅綢,自己便迅速沉浸小鎮人家,喜迎新春到來的熱烈氣氛中。
穿過綠樹婆娑、紅花滿枝、文化墻上鐫刻著《瀏陽河》詞曲的河畔廣場,我們去參觀一家有代表性的創造“年味”的豆制品廠。
廠房是一棟長方形的磚瓦平房。
一眼望去,房屋寬闊。周圍綠樹環繞,院落干凈整潔。
門口貼著鮮紅的對聯,掛著醒目的牌匾。室內豆腐作坊升騰散發的陣陣熱氣和濃濃豆腐味,讓人立刻進入了一個美妙的夢幻世界。只見穿著白大褂制作豆腐的師傅,正在把雪白的豆花,舀進鋪有紗布的方格木盒里。而另一間作坊,泡制油豆腐的師傅,又把已壓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塊,投入翻滾跳躍著褐色浪花的巨大油鍋中。接著師傅們用鐵絲網瓢,從油鍋里撈起片片呈黃金色的油豆腐。這一幕幕,真讓人感到特別的祥和香甜。
主人羅運冬告訴我,他從2012年開始創辦豆腐制品廠,到去年油豆腐年產量已達80噸,產值120多萬元。現在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油豆腐供不應求。說話間,做豆腐的師傅又給我們每一個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新鮮豆漿。
中午,村支書給我們安排了白沙鎮獨具特色的豆腐宴。
這豆腐宴,讓我們大開眼界。用餐開始,首先是喝豆漿開胃爽口;接著是吃煎豆腐,讓你感覺新鮮豆腐的松軟;再是品香干,讓你領略豆腐的韻味;繼而嘗油豆腐,讓你感觸豆腐的柔膩;然后嚼豆渣,讓你體驗豆腐的清淡;最后享受霉豆腐,讓你感知豆腐的美質。臨了,配送甜酒沖蛋,讓你留住品味豆腐的興致。這實在堪稱罕見的年味大餐呵!
席間,已當選村黨支部副書記、才回鄉387天、從江西農大音樂系畢業、32歲的女大學生廖如意的出現,讓我對白沙鎮的未來有了新的期待。我問她,你選擇回鄉創業,是出自什么想法?廖如意不假思索地對我說,看到家鄉變化越來越大,越來越好,越來越美,我萌生了一個心愿,要將白沙鎮建成一個鄉村音樂小鎮。讓鄉村音樂在深山小鎮綻放奇葩,給小鎮的未來發展賦能。她接著向我講了近年來她所做的基礎工作:現在村有了文藝宣傳隊、舞蹈隊、民樂團、影劇院和演出中心,村里的文藝骨干能夠自編自導出一臺戲。他們創作的舞蹈《星火燎原》去年還參加了市里的匯演。最后她向我敞開心扉說,我回鄉創業,就我個人而言,就是要帶頭創鄉村文化振興之業、傳承紅色文化之業。接著她給大家清唱了紅色經典歌曲《映山紅》。優美動聽的女高音,讓我們又一次沉醉在彼此渴望的年味里。
是的,白沙鎮的年味越來越濃,新春的步伐也越來越近。該用什么表達我對老鄉的祝福呢!我把自己書寫的“福”字掛歷送到大家手中。另外我還特地委托村支書把我自己創作并書寫的一副春聯,送給做豆腐的羅運冬師傅:
江山壯麗人豪邁
盛世清明國太平
此時此刻,站在大圍山懷抱里的深山小鎮,我們一起舉杯向未來,要用心里飛出的歌聲,伴著年味,邁開豪邁的步伐,朝著春天的大道飛奔。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