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2-02-14
分享到:
文丨梁文武
我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農村,那時候的中國百廢待興。幸運的是,我6歲那年,離老家幾里路的地方有了一所小學。我作為學校的第一批學生光榮入校。
家到學校的路很崎嶇,隔著兩座不高不矮的山。沒上學的我常常穿爸爸的舊鞋,盡管是趿趿拉拉,完全不合腳,只要還能修修補補,就絕不丟棄。知道我能上學了,媽媽擠出伙食費給我買了一雙新布鞋,最便宜的那種。
我像撿到了什么寶貝般高興。第一天上學,雙手提著新鞋,光著腳丫往學校跑,我想,有這樣一個好東西,值得在同學們面前好好炫耀炫耀。出門前,媽媽說,新鞋啊!好好愛惜,破了可就難補了,不像腳上的肉,掉了一塊,還可以再長。這樣,當我像余華小說《活著》中的那個有慶一樣,提著新鞋,光腳走到學校時,細皮嫩肉的小腳已經被山上的刺與石頭磕得血肉模糊。可是我很高興,我沒有遲到,我是班里最先到的學生。我站在教室門口,提著鞋在老師面前一亮:老師,學生梁文武向您報到。老師淺淺一笑,看看我的鞋,又看看我的腳,眉頭稍稍一皺,嘴角一揚,眼睛像冬天里的火閃著溫暖的光。文武同學第一個到,該表揚,你坐中間那個靠前的位置,愛學習的人,我們歡迎!
不知道在學校的第一天是如何度過的,只是還記得,回家的那天晚上,我剛睡下,又爬起來,睡下,又爬起來,怎么也無法入睡。最后決定,在書桌旁看那些新書。這樣,家里的那個大燈泡亮了整整一個晚上,惹得媽媽第二天狠狠揪了揪我的耳朵,說我浪費電。我卻嘻嘻作笑,感覺不到疼。但是,我上學時,基本還是赤腳走山路,哪怕冬天,腳腫成了大紅蘿卜。鞋只有在參加學校的重大活動或者走親戚時才穿。
媽媽說,孩子,好好讀書,等將來有了錢,買富貴人家那樣的車。年少的我知道,那是我家的一個夢。能否成真,很難說。
好在中國漸漸發展起來了,我們全家都進了城。爸媽成了工人,我也和弟弟上了城里的學校。
學校照樣離我們家很遠,有十多里路。天沒亮,就要揉著惺忪的眼睛,往學校緊趕慢趕,看著那些有了自行車的同學,從他們映入眼簾到他們消失在視野里,我倆用眼巴巴來形容遠不夠。甚至,我和弟弟對爸媽說,我們寧肯不吃飯,也想買輛同學們那樣的自行車,兩人輪著騎,或騎一個搭一個。爸媽的臉都有些沉,臉都起了皺,轉過臉去,擦拭著什么。等他們轉過身來,眼睛里像有塊紅色的布,紅得耀眼。
這要靠你們自己!媽媽說,你們都是男子漢!
好一個靠自己!我們咬了咬牙,臉緊繃著,像一個已經拉長到極限的彈簧,很奇怪,我們并沒有哭,但是,這句話卻深深刻在了我們心里。
爸爸說,現在買自行車要摸砣子,運氣好摸著了,然后再拿錢買,單位里每個職工都想要輛車,但是,國家生產不了那么多,而且,爸媽也沒有富余的錢,交學費都要東借西湊。所以,爸媽也沒辦法,還是你們的媽媽講得對,靠自己吧!
要說爸媽沒有富余的錢,我不信,因為我發現,爸爸每次發工資都要去郵局,我感到很奇怪,那時郵局不是存錢的地方啊,要去也得去銀行。去郵局前,爸爸都要和媽媽嘀咕一陣,看見我們又默不作聲,左右旁顧。后來才知道,爸爸那是在接濟比我們更窮的親戚們。
爸爸50歲那年,因為長期辛勤勞作,患了嚴重的腰肌勞損和椎間盤突出,一直敬業的他連去單位上班都很困難。我已經臨近高考,弟弟更是要考重點高中,爸爸說,就是死也要去上班,要不對不起那些工資。我和弟弟就輪流背他,早上是我,晚上是弟弟,中午爸就在單位,從沒請過假。那一百來斤的軀體鐵一樣壓在我們稚嫩的脊背上,我們呼呼地喘著粗氣,像一頭垂暮之牛在田里拼盡力氣。我的臉浸在了汗水里,背上的爸爸也死死地箍住我的脖子。爸爸說,難為你們兩個孩子了。難為嗎?父親和孩子,不存在難為的。爸爸,以后我們兩個兒子要每人買輛私家車,您和媽媽想去哪就去哪!弟弟說。
老天有眼,我們兩兄弟成績優秀,雙雙考上了好大學。參加工作后,各自成了家,也都有了私家車。但是,過去的一些往事會時不時在我們腦海里閃,于是回家常常調侃年逾古稀的爸爸,問他當年去郵局是不是有事騙了媽媽,或是在外面金屋藏嬌?于是,老態龍鐘的爸爸佝僂著背低頭“吃吃”地笑,白胡子一顫一顫的,抖個不停。他看了看媽媽,兩人一陣仰天長笑,笑聲像一支利箭穿向了過去那些捉襟見肘的日子。
去年,爸爸媽媽要我和弟弟開上私家車和他們一起回老家。一家四口又來到了過去的老屋,眼前的老屋和我曾就讀的學校只有咫尺之遙,那兩座山成了一條柏油馬路,閃著黑黝黝的光。馬路旁立著一塊石碑,是修路捐資者的名字。碑上顯眼處,我們四個家庭成員的名字熠熠發光,像黑夜里給行人指路的星。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