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2-07-25
分享到:
中國作協會員袁送榮紀實散文集《沸騰的群峰》,近日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書協副主席、湖南省文聯主席鄢福初題寫書名并作序,湖南省作協名譽主席梁瑞郴,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作序。全書60余萬字,文筆細膩,圖文并茂。作為反映湘中兒女奮力戰貧的時代力作,《沸騰的群峰》分“梅山如鹛”“紫云如陣”“龍山如面”三個篇章,以“一葉知秋”的方式真實記錄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38組“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的群體,成為作者筆下的戰貧群雕。這座群雕中,有從機關企事業單位沉下去的駐村幫扶干部。《“半條命”》刻畫駐村干部彭仲舒的“拼命三郎”形象。建整扶貧和駐村幫扶21年的他,在戰貧一線經歷多次重大傷病,左手上臂因車禍粉碎性骨折比原來縮短8厘米,舌頭做了切片手術,被村民稱為“半條命的狠角色”。這座群雕中,有鄉村基層扶貧干部。《村里有個“九姑娘”》用“傻姐三笑”“懶婦三變”“玖霖三策”,述說90后扶貧書記鄒玖霖的幫扶情懷。這座群雕中,有企業家、村民群眾等各種身份的戰貧人物。《臭柑子傳奇》里,中科院碩士肖業成甘愿放棄上市公司工作機會返鄉創業,帶動鄉親一起種植玳玳橙,500多農戶每戶增收3萬多元,使“臭柑子”變成“黃金果”。《沸騰的群峰》里還有“毒不死”的陳秋生、“絲方盡”的曾紅梅、“霸得蠻”的彭育晚、“產業狂”尚杰、“小小鳥”劉時南、“光頭書記”謝璐等,每位戰貧人都有著鮮明的特色、精彩的故事。
作者袁送榮從事基層黨建和扶貧工作近七年,他躬身山川峰壑,融入沃野田園,走進千家萬戶,描繪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壯闊藍圖。他以“前線戰士”和“戰地記者”的視角深入村寨,親身體驗、親眼見證、親手書寫,細膩記錄每一位戰貧人的軌跡、心跡、蹤跡。以“跟拍”紀實式手法、現場同期式采訪、全域全景式展現,真實而又藝術地留下珍貴的戰貧“鏡頭”、戰貧“心聲”。
省文聯主席鄢福初在序言《春來無處不飛花》中為作品解題:“一個‘貧’字,讓山鄉貧瘠窘迫,山寨孤單寂寞,山民木訥落寞。可一個‘戰貧’,卻讓百川沸騰,千峰沸騰,舉國沸騰,世紀沸騰。”他評價作品:“帶著泥土的柔潤、山川的皺褶、人性的光輝。每一個字都力求精雕戰貧的圖鑒,每一句話都渴求細琢奉獻的芳華,洋洋灑灑就是一股沸騰的熱流,浩浩湯湯源自一腔詩意的熱血。”著名作家梁瑞郴在《地動三河鐵臂搖》的書評中說:“這是一本呼喊時代之聲的書,在同類書中,它完全避免了共項同質”,“他真實的、藝術的記錄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他自然的把歷史的過去現在將來聯系在一起,為后人留下現場的見證。”柏連陽院士在序言《共圓禾下乘涼夢》中借新書“地盤”抒發對已故恩師袁隆平的追思,發出感慨:“禾下乘涼夢,鄉村振興夢,民族復興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夢,都是中國夢,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這些夢想,需要包括送榮筆下的戰貧勇士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團結奮斗。”
作為書中“主人公”,曾在駐村幫扶一線奮戰的機關干部楊志能說:“越讀越有味,越看越想看,最終把每個字都讀完。勾起我太多扶貧回憶,產生強烈的共鳴。”新化縣槎溪鎮半山街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長兼第一書記袁創業說:“這不但是一本有滋有味的文學作品,也是一部推進新時代鄉村振興事業的‘經驗寶庫’,作者蓄積的戰貧經驗,對鄉村振興工作同樣適用。”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