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時間 : 2022-07-29
分享到:
原標題:人才競相迸發,厚植新湖南文學沃土——新時代湖南文學發展成就綜述之三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慧文
通訊員 李婷婷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文藝隊伍的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響的各領域文藝領軍人物,建設一支宏大的文藝人才隊伍。這為新時代文藝人才培養提出了要求,體現了黨對文藝工作的重視。湖南作協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文學高質量發展的著力點,努力營造文學人才競相迸發的生動局面。
摸清人才“家底” ,合理搭建文學人才梯隊
為了進一步摸清文學人才“家底”,湖南作協開展了文學人才專題調研,對全省作家隊伍情況進行分析研判,通過人才發現、培訓、扶持、獎勵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人才措施,助推文學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發揮毛澤東文學院人才大本營的作用,用心用情用力培養作家。湖南省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在毛澤東文學院開班以來,至今已經舉辦20期,1120余人次參加培訓,組織了340場、1360余學時的專題講座,40余次社會實踐、座談交流和作品研討會。此外,還舉辦了新銳作家班及小說、兒童文學、詩歌、報告文學、散文、網絡文學、生態文學等多個短期專題班,培訓人數達300余人次。謝宗玉、馬笑泉、沈念、周靜、鄭小驢等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嶄露頭角,從這里走向全國,成長為文壇中堅力量。
把文學班辦到魯迅文學院,激勵作家勇攀文學高峰。魯迅文學院是一代代青年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向往的“文學的殿堂”,湖南作家丁玲曾是創辦魯院的首倡者。湖南作協在推送180余名優秀中青年作家參加魯院學習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與魯院合作辦班。在合辦湖南詩歌創作培訓班之后,2022年7月湖南中青年作家高級研修班辦在了魯迅文學院。
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優化作家隊伍結構。修訂完善了《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發展工作具體辦法》,嚴把入口關,積極推薦優秀作家加入中國作協。省作協會員增至4284人,中國作協會員增至442人。老中青作家隊伍和各門類作家結構進一步優化。
向三湘四水播撒文學種子,厚植文學土壤
文學源于人民,為了人民。湖南作協通過系列活動,引導作家走出書齋,讓文學作品走進千家萬戶,文學的光亮照亮三湘大地。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先后扶持46位作家的選題創作,其中,紀紅建的《鄉村國是》獲魯迅文學獎,龍寧英的《逐夢——湘西扶貧紀事》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省作協開展“作家看湘西扶貧開發”“作家行走湘江源”等文學采風活動,組織作家走進基層一線,在人民鮮活的實踐中,發掘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的恢弘氣象。
舉辦“文學名家講堂”,先后邀請了王蒙、張煒、劉醒龍、蔣子龍、何建明、陳建功、畢飛宇、閻晶明、洪治綱、曹文軒、施戰軍等名家前來登臺布道,文學講堂面向全社會開放,每次聽講達數百人,深受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好評,已經成為湖南文壇一張閃亮的名片。
以文學志愿服務活動為契機,在縣區基層建立11個“湖南文學創作示范基地”,舉辦“文學照亮三湘”名家基層講學活動,把文學講堂辦到基層學校、社區、鄉村去,先后組織了50余場次,受眾超2萬人,文學的種子撒向三湘四水。
探索開放辦學,把文學培訓班辦到基層。近年,省作協會員培訓班先后在郴州、婁底開班,湖南省第十一期專題文學(散文)研修班在永州開班。
為青年作家營造良好環境,80、90后作家未來可期
80后作家周靜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鄭朋獲茅盾文學新人獎,吉祥夜獲網絡文學新人獎提名獎,彭湖入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值得關注的青年作家,談雅麗、向迅、晏杰雄、謝小青、修正揚、秦羽墨、張雪云、江冬、李硯青、馮祉艾10位作家作品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80、90后作家逐步成長、未來可期。
進一步激發青年作家的創作熱情。湖南省第七次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召開,出臺了《湖南省優秀青年作家扶持條例》,確定了100名重點青年作家,探索名師帶徒和老作家傳幫帶機制,通過各類文學獎項、發表作品創作獎勵機制,不斷激發青年作家創作活力。
尊重文學人才的獨特性,探索有針對性的青年作家培養方式。舉辦“新青年”寫作營,聘請《人民文學》《收獲》等刊物的專家從自然來稿中挑選出有潛力的作品,配備資深編輯進行“一對一”改稿指導,同時參與國內知名高校組織的線上改稿討論。目前已有16位青年作者入選,其中茍海川、黃先智、羅志遠、王子健等10人為90后作者。
加大對青年作家的推介力度。《湖南文學》“湖南青年”已推出了6位青年作家專輯。湖南作家網“湖南青年作家系列訪談”推出了8位青年作家的深度訪談,逐漸成為省內的文學訪談品牌。
傳承優良作風,打造德藝雙馨文學人才隊伍
人才競相迸發的新時代,湖南作協加強文學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打造德藝雙馨文學人才隊伍。
80年前,毛澤東同志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響應號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老一輩湖南作家周立波、丁玲又分赴各地參加土地改革運動,創作了《暴風驟雨》《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周立波、康濯、蔣牧良、柯藍等作家先后回湘采訪創作,完成了《山鄉巨變》《水滴石穿》等重要作品。
傳承老一輩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優良作風,組織開展湖南名老作家紀錄片拍攝工作,在拍攝過程中挖掘老一輩作家的創作精神,把老作家請回文學講堂,讓青年作家從他們的創作故事中獲得精神洗滌,吸取從文的養料,賡續湖湘文脈。
目前,老作家筆耕不輟,佳作迭出;中年作家正處在創作旺盛期,蓄勢待發;青年作家逐漸進入成熟期,未來可期。湖南作家隊伍呈現出老中青文學人才競相迸發的可喜態勢,湖南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發展期。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