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時間 : 2022-10-01
分享到:
新湖南客戶端9月30日訊(記者 肖靜)9月30日上午,黃亮斌生態文學作品研討會在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會議邀請了省作協專家、教學專家等對黃亮斌系列生態文學作品進行把脈和點評,旨在進一步提高文學創作水平和作品影響力,進一步促進我省生態文學創作交流。
△研討會現場。劉文馨 攝
湖南省生態環境事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翔向在場嘉賓表示歡迎,并指出生態文學作為一種產生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的文學樣態,在助推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綠色高質量發展、普及生態環保知識、提升公眾生態環保意識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黃亮斌作為一位從業環保事業三十多年的資深環保工作者,更是把這份環保專業的素養,轉化成了文學的表達,用文學作品感染人、影響人。
黃亮斌多年來耕耘在環保戰線,獲頒全國首批“從事環保工作三十年紀念章”。作為一名居住在圭塘河岸的居民,他親眼目睹了圭塘河兩岸生態環境的顯著變化,在污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萌生了寫作《圭塘河岸》一書的想法,意在以一條河流的蝶變,寫出美麗中國建設的巨大成就,折射全國三萬條河流在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的新變化和新成就,反映人民群眾在美好環境下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圭塘河岸》一書以全新的視覺,從樹木、花、草木、蟲、魚、飛鳥、文化等多個維度十萬余字的篇幅,展現了圭塘河兩岸秀麗的景色,是三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全國污染防治攻堅戰文化創作偏弱和生態文學長期滯后的情況下,出版湘軍按照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精神,努力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譜寫出的新的“長江之歌”。
《湘江向北》作為一部紀實性作品,講述了不同時期的湘江治污故事,見證和記錄了十多年前湘江列入湖南省“一號重點工程”后的巨變,同時也揭示了工業文明最終必然走向生態文明的發展脈絡。
河流是打開民族歷史和思想寶庫的鑰匙,河流的歷史,既是一部當地的社會經濟史,也是一部自然生態史。在動手寫作《湘江向北》前,黃亮斌用了連續兩個月的時間,沿著湘江兩岸,進行高密度的采訪,重走故地,重訪故人,查閱各個時期的規劃、統計、報表和總結。這本用腳步丈量與圖文記錄湘江百年歷史的圖書,不僅展示了一條河流告別凝重的工業背影、沉重的生態病象、深重的污染災患,更呈現了銀色的工業形象、綠色的城鄉樣貌、藍色的河流風光。
與會嘉賓對黃亮斌生態文學作品進行了充分討論,大家一致認為,生態文學不僅是作者用筆墨踐行人與自然共生之道,更體現了作者重大的社會責任感。文學為生態加力,生態為文學添彩,要充分利用文學藝術的方式宣傳生態環境工作,提高全民族環保意識。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