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2-10-12
分享到:
穿越千年煙云,和我同行的,還有瑤族這么一個“永遠在路上”的古老神秘民族,他們正是心懷一個尋找生命家園的亙古之夢,才祖祖輩輩,世世代代一路走來,撒播、散居在嶺南山脈的道道皺褶里。
——魏佳敏
插圖1
插圖2
插圖3
(插圖由江華的江森老師繪作)
近日,魏佳敏散文集《云上的年輪》由北方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全書收錄了作者近年立足家鄉道縣和江華瑤山創作的63篇精品散文。作品聚焦被作者喚作“母地”的故鄉,以充滿哲思和詩意的語言抒寫云上瑤山的種種事物,使其得到夢幻般的呈現。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邱華棟稱譽:“《云上的年輪》如一曲萬物協奏曲,如夢如幻,洗心滌魂。” 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評論魏佳敏的散文“在極富詩意的文字里暢想事物,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古老民族獨特的人文之美。”永州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中國作協會員、國家二級作家劉翼平推薦說:“我的家鄉云母山和書中的瑤山相似,我從中看見了自己生命最初的模樣。總以為瑤山很遠,沒想到就在這書里,就在我的心間,當然也在你的心間。”永州市作協主席吳茂盛認為:“這是一部盛滿泉吟蟲鳴的散文集,陽光白云,天地澄明。作者在文字叢林里探險而行,在一次次逃離文本窠臼中直抵大地深處,透過時間之隙,能窺悟到生活的原味與人心的善純。”
【名家推薦】
《云上的年輪》如一曲萬物協奏曲,如夢如幻,洗心滌魂。
——邱華棟(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
讀魏佳敏的散文,能讓我們感受到他寫作的謙卑和真誠,在極富詩意的文字里暢想事物,給我們展示了一個古老民族獨特的人文之美。
——王躍文(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相對于龐大的散文創作群來說,魏佳敏的新著,與其說是加入,不如說是逃離,盡管文本形式上,他展現的是對于湘南特別是瑤山細微或卑微人事的相思和回鄉,瑤山的大美和人性的大善構筑了我們無法離棄的景觀與存在,魏佳敏的詞語為我們帶來了柔性與硬度,寬度與深度,人物物人同構了渾然一體的生命游動,五嶺瑤山萬千姿態,皆是多維生命之展示。
——張湘(文學評論家)
魏佳敏的散文《瑤路》,將瑤族這樣一個龐大而又多災多難的民族對路的渴望和向往傳遞給我們。那個民族的漫長行走,就是一種現實人生的苦旅,更是一種內心渴求的精神尋根。他們的尋根之路在哪里?在大山的空曠與神奇里,在一個民族永不屈服的堅守中。散文通篇都充滿了深沉的文化意味和抒情色彩。敘述的冷靜平實,語言的空靈寫意,構成了這篇散文飄逸而又深邃的意象和內涵,顯現出作者嫻熟老道的寫作功力,讀來頗有回味。
——凌鷹(作家)
作者簡介:
魏佳敏,20世紀70年代出生,湖南道縣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永州市文聯。長期致力于小說、散文創作,已出版長篇散文《懷素,一個醉僧的狂草人生》,《云上的年輪》是其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被列入湖南省作家協會2022年度重點扶持作品。作者自述,這些誕生于內心的文字,“深深地浸透了生命的各種體驗,雖然和自己的平淡人生一樣,是卑微、懦弱、草根的,都是大地上最不起眼的塵屑細物,但它們又恰好鋪就了一條抵達到現實之外的神奇路徑,讓自己與瑤山里的物與人產生了某種精神交流,打開了一個獨屬于自己的心靈世界。”
【作品目錄】
01
洗亮了心靈之耳
諦聽祖先的清音
骨音/瑤糯/竹筧/ 瑤浴/葉笛/碓語/瑤茶/滴枯/釀菜
02
成為火中的火,
光中的光
古缽/銅鏡/水瓜/石寶/樹子/山祖/窖眼/火脈/ 絕香/秦巖
03
唱念著誰也聽不懂的咒語,
似與神靈在竊竊私語
斧子/鑿子/鋸子/刨子/錛子
04
一個喜歡棲居在
夢里的民族
夢窠/ 樹精/燕壘/土布/瑤路/心史/ 鹽話/說月/河石/火紙
05
母親的心
做了護我身子的襁褓
苦心/賤爺/蟲線/蓮生/舅舅/忘年
06
她雙眼死死盯著那簇簇火焰,
仿佛要將它們納入內心,
永遠禁錮在自己的孤獨靈魂中。
取火/ 響火/捂火/淬火/守火/ 浴火
07
一圈圈,暗劃了我一生的軌跡
年輪/水樓/燈碗/老鼓/苦蓮/苦竹/血河/坪塘/如石/花事/祭月/牛山/鄉吟/圣心/鄉心/訪春/廟記
【散文節選】
在離鄉人的敏感內心里,“故鄉”這個語詞已太過公共化了,冷硬,老舊,無法將他的生命原址重新喚出。按這個湘南山寨的古老習俗,一個人生出來了,包裹他血肉的那件母親的小小胞衣會被埋入泥土里,化為這片大地的一部分。因此,“母地”一語便從離鄉人撒滿方言土語籽粒的夢里生長了出來,微顫幾下,如同一束小小的光,照亮了他的心靈屋宇。
——《自序》
老實木訥的碓,一生一世就這樣屈居于命運的最底層,苦守著清貧的時光,為喂養著草根眾生的空空饑腹,任憑行足無盡地踐踏。那浸透了勞作者汗水的粒粒稻谷,唯有投身于這小小的碓坑,任其碓嘴的一番痛苦的“撕咬”后,才能蛻去其金黃的華美外衣,裸露出自己那“米”的高貴原形,以躋身于世俗的火堂飯鍋,去獲得某種生命的升華和精神的涅槃……
——《碓語》
水瓜,一種生長于故鄉母地的野葫蘆,以土語的形式蟄伏于離鄉人的內心,滿盛著泥土的呼吸、瑤寨的夜語和火酒的余溫,長久地消解著客愁羈苦,一如遺落于時光縫隙深處的兒時乳名,閃耀著母愛的點點熒光,照亮了漂泊長途上的每一串足痕。
——《水瓜》
默默行走在大瑤山的崎嶇山路上,身陷于千峰萬壑的重重包圍之中,會感到自己渺小至極,無助至極,那巨大的孤獨感會死死纏住你。很快,你內心定會被一種極想大聲叫喊的強烈欲望所占據,猶如一匹曠野里的狼渴望嚎叫一般。此時此刻,你才會深深理解到,瑤族同胞們的這條命運苦途,與其說是用腳行走,用心歌唱而成,倒還不如說是用孤絕的靈魂呼喚出來的。
是的,只有深刻體會到這個行走在路上的民族內心所壘積的那山一般的孤獨之苦,你才能讓自己塵封已久的心柔軟、敏感起來,才能和這個古老民族的心靈發生深深的共鳴和碰撞。
——《瑤路》
童年,常常會被美麗的年輪所吸引,所癡迷。火塘邊木頭上的年輪,被歲月的煙火熏的黝黑,在躍動的柴火輝映里,隱隱地會反射出溫馨的光芒。堂屋里橫梁上的年輪,總會被天井里斜照下來的日頭所照耀,仿佛涂抹了一層炫目的青銅古色,透露出一種百年滄桑。那些木壁上的年輪,我會用小手去輕輕地摩挲:老屋里的年輪因為過于蒼老,圈圈紋痕粗糙不平,就像觸摸到了生活的清苦和坎坷。只有新房子的年輪才非常平整,非常光滑,全像從木壁里滲透出來一樣,如嬌艷的山花。而新納的鞋底,翻犁的稻田,天上的云紋,地上的路痕,老井里的波紋,小溪里的旋渦,油坊旁的水磨,祠堂里神龕上的蛛網……甚至小河,山巒,層疊如魚紋般的片片青瓦,以及炊煙在故鄉頭頂繚繞的情景,不經意間都會現出圈圈年輪的幻影來。
——《年輪》
母地 骨音 夢窠
火脈 巫鏡 碓語
……
或具有空谷幽蘭般的圣象
或具備開悟般的夢幻智光
或有如繚繞不絕的梵音
魏佳敏散文集《云上的年輪》
帶你深入文本的叢林
在紙上在瑤山奔跑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