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2-10-12
分享到: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文學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方向、指導創作,自覺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深情描繪三湘大地的喜人變化與湖湘人民的奮斗精神,講述“湘”味濃厚的湖南故事,譜寫新湖南的文學華章。
十年來,湖南文學堅持黨的領導,緊跟時代步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組織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重要論述、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于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把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關于文化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作為重中之重,學深悟透、走心走實。省作協舉辦的各類作家培訓班,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培訓課程,全面提升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的政治素養、理論素養和文學素養。全省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始終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心系國之大者,自覺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致力于推動湖南文學高質量發展,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貢獻了文學力量。
十年來,湖南文學牢記殷殷囑托,書寫時代華章。湖南是偉人故里、將帥之鄉、紅色熱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習近平總書記幾次考察湖南,都對傳承紅色基因提出要求,勉勵三湘兒女從黨的光輝歷史中吸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總書記還用“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贊譽湖南,體現了總書記對湖南這方紅色熱土的特殊情感。湖南作家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的殷殷囑托,深入挖掘湖南豐富的紅色資源,深情描繪老一輩革命家和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壯麗詩篇,塑造了楊開慧、陳樹湘、毛岸英、張超等一批湖湘兒女拋頭顱、灑熱血,一往無前、舍生忘死的英雄群像,深情講述“半條被子”的軍民魚水情,藝術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歷史必然,激發奮斗精神,凝聚前行力量。
十年來,湖南文學放眼青山碧水,描繪時代畫卷。為生動展示湖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重要指示精神,湖南廣大作家深入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現場,放眼新時代,寓情山水間,先后推出了一批和時代氣質相匹配、和山水靈蘊相媲美的作品。在全國率先成立湖南省作家協會生態文學分會,召開生態文學研討會,舉辦生態文學專題培訓班,確定生態文學創作的戰略定位。組織行走湘江源、縱覽洞庭湖、探察武陵山,讓廣大作家領略湖湘大地的山水田園之美。舉辦“青山碧水新湖南”文學創作活動,確定15個集中創作選題,收到參賽作品1200余篇(部),在省以上刊網發表300余篇,評選出《大湖消息》等優秀作品17部(篇)。與中國散文學會共同舉辦2022中國(永州)山水散文節,將“散文”“旅游”“山水”等元素有機結合,邀請全國文友“讀著詩文游瀟湘”,書寫瀟湘山水文化之美,收到國內外參賽作品3800余篇。
十年來,湖南文學聚焦重大事件,記錄時代變遷。重大時間節點、重要歷史時刻,湖南文學始終在場,湖南作家始終在一線。聚焦脫貧攻堅、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抗擊新冠疫情、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事件,組織“圓夢2020”、青山碧水新湖南、父輩的旗幟、鄉村振興等主題文學創作,作家深入火熱的現場,用心用情用力書寫湖湘兒女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鏗鏘足音,創作了一批高揚主旋律、充滿正能量的現實主義題材佳作。喜迎黨的二十大,湖南文學界聚焦國之大者、省之大計,緊緊圍繞“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擘畫的發展藍圖,聚焦新時代的山鄉巨變,組織重大主題長篇創作,真情描繪湖南人民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建設現代化新湖南的火熱實踐。《鄉村國是》《中國北斗》《新山鄉巨變》等文學精品,描繪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宏美畫面,深刻反映了三湘大地的滄桑巨變。
十年來,湖南文學致力打造精品力作,攀登時代高峰。全省共扶持重點作品105部,專項作品29部,有57部作品獲得中國作協重點扶持,20個文學創作項目列入中國作協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出臺全國性文學獎獲獎作品省級配套獎勵辦法,完善大刊名刊發表作品獎勵辦法,激勵廣大作家勇攀高峰。先后在北京舉辦了《活著之上》《幸福街》《一生的長征》等19部優秀作品研討會。2022年7月,中國作協在湘舉辦系列文學活動,啟動“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湖南作家作品《戴花》《家譜》入選中國作協“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湘西十八洞村、益陽清溪村被確立為中國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時代文學實踐點。認真落實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到省作協調研和作家文藝家座談會上提出的“推動文藝精品創作再攀高峰”“構筑湖南文藝人才高峰”的要求,出臺《關于支持青年作家中短篇小說創作的辦法》《關于加強文學評論工作的意見》,切實加強青年作家中短篇小說創作和文學評論工作。王躍文《漫水》、紀紅建《鄉村國是》、龍寧英《逐夢》、鄧湘子《像風一樣奔跑》、牧鈴《影子行動》、李少白《蒲公英嫁女兒》、周靜《一千朵跳躍的花蕾》、湯素蘭《南村傳奇》、沈念《大湖消息》、龔盛輝《中國北斗》等10部作品獲得全國文學大獎。閻真《活著之上》獲得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提名。
十年來,湖南文學注重人才培養,壯大新時代文學力量。召開湖南省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實施“文學青苗計劃”,舉辦“新青年”寫作改稿訓練營,設立“湖南青年作家年”,與《收獲》雜志旗下里程文學院開展深度合作,特邀《收獲》《人民文學》《十月》等名刊編輯與青年作家建立一對一教學組,為青年作家的創作成長創造良好條件。舉辦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和專題文學研修班30余期,1800余名中青年作家參加培訓,發展1336名省作協會員。選送230余名優秀作家參加魯迅文學院學習,18名青年作家參加中國作協組織的專題培訓,236名作家成為中國作協會員。2名青年作家獲“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新人獎”,1名青年網絡作家獲“網絡文學新人獎”,10部青年作家作品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叢書。《湖南文學》立足本土,持續關注和培養中青年作家,本土作家作品刊發率達到65%以上,成為湖南作家成長發展的重要陣地。“中國網絡文學小鎮”落戶馬欄山,成為中國網絡文學新地標。中國作協網絡文學排行榜、網絡文學雙年獎、茅盾新人獎以及全國各類網絡文學評選中,湘籍網絡作家名列前茅。切實加強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弘揚主旋律、倡導正能量,培養德藝雙馨的優秀作家隊伍。修訂完善會員發展工作辦法,不斷吸收新鮮血液,優化作家隊伍結構。
十年來,湖南文學深入基層,傾聽時代足音。完善作家深入生活創作制度,建立新時代湖南文學創作示范基地10家,安排35位中青年作家定點深入生活。6名作家被評為中國作協“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進個人。持續開展“文學照亮三湘”“文學名家講堂”等文學公益活動100余場,一批湖南文學名家進農村、社區、學校、機關事業單位,與人民群眾分享文學帶來的美好生活。為邊遠地區中小學、鄉村文學青年和農村社區免費贈送文學期刊(書籍)20000余冊。省作協教師作家分會“讓文學的種子在教育基層生根”和郴州市作協“紅色沙洲文學志愿服務傳習”兩個項目入選中國作協文學志愿服務示范性項目,將文學的種子灑向了三湘四水,厚植湖南文學土壤。
十年來,湖南文學堅持守正創新,加強新時代文學批評。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加強新時代文學評論工作方案,推動湖南文學評論上臺階。與《中國文學研究》合作推出“湖南文學和湖湘文化研究”專欄,舉辦“長篇小說”“少數民族文學”“兒童文學”“報告文學”高峰論壇,專題研討湖南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優化整合高校資源,成立4個研究中心,聚集研究力量,形成研究品牌。連續發布湖南文學年度報告,出版《湖南文學藍皮書》,系統總結湖南文學工作,推動湖南文學高質量發展。
十年來,湖南文學團結向上,呈現時代新風貌。始終圍繞“做人的工作”這一主題,尊重作家,尊重文學創作規律,積極引導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加強文學領域意識形態分析研判,守牢意識形態底線。延長工作手臂,積極拓展新文學群體工作空間。積極與新疆自治區、新疆兵團作協開展文學“結對子”活動,共舉辦新疆作家班10期,220多名新疆作家來湖南學習交流。承辦第七屆兩岸作家交流互訪活動,舉辦首屆“兩岸四地文學論壇”“2018兩岸青年文學營”、第十四屆亞洲兒童文學大會,組織召開沈從文研究國際學術論壇、周立波誕辰110周年文學研討會、五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節”等文學活動,擴大了對外文學交流,提升了湖南文學影響力。加強團體會員單位管理與服務,同心協力推動湖南文學工作,展現了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目前,老作家筆耕不輟,佳作迭出;中年作家正處在創作旺盛期,蓄勢待發;青年作家逐漸進入成熟期,未來可期,湖南文學隊伍呈現出老中青作家競相迸發的可喜態勢,湖南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繁榮發展期。
繼往開來,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新征程中,湖南作協將帶領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負重托、牢記使命、奮力創作,奮力推進湖南文學高質量發展,努力推動湖南文學創作再攀高峰,構筑湖南文學人才高峰,以優秀的文學成果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