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作家訪談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作家訪談

    王旭烽:一杯清茶里,時代風起云涌

    來源:解放日報 | 黃瑋    時間 : 2022-10-24

     

    分享到:

    關鍵詞:王旭烽《望江南》

    作家王旭烽的最新長篇小說《望江南》,是其第四部茶人系列作品,以茶葉世家杭府的興衰變革來反映新中國成立前后的經濟發展與社會更迭。一杯清茶,滿是人間滋味,更有時代的風起云涌。

    這部豐富厚重的作品中,“指向‘歷史’的國家敘事、指向‘文化’的家鄉記憶、指向‘精神’的茶人命運這三個維度‘三位一體’,無縫對接,巧妙地融合到一起”,書寫出一個融個人史、家族史和民族史于一爐的中國故事。

    好書如茶。不如,斟一碗茶湯,細品這個中國故事。

    重構江南書寫的傳統

    讀書周刊:您的最新長篇小說《望江南》以茶為主角、杭州為題材,敘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后近20年間江南茶葉世家杭氏家族的起落浮沉。從時間的維度來看,是“憶江南”;從地理的維度來看,是“在江南”,而您為何選擇“望江南”為題?

    王旭烽:《望江南》作為宋詞的一闕詞牌其實還有許多名字,唐宋以降,也有不少名人名作,只不過在眾多詞作中,我尤愛蘇東坡的那首《登超然臺》,其中“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是我的茶之格言。蘇東坡兩度來杭任職,他留下的精神與物質瑰寶,令后人心悅誠服。

    人是一種有來龍去脈的物種,所以人琢磨自己在哪一環、以哪一種形態作為自己契合的鏈環,其實是不可或缺的。我年輕時特別迷戀李商隱,現在又加上了蘇東坡。這部書選擇了蘇東坡,故選擇了“望江南”這個名字,這里面的精神概念是要大于地域概念的。

    讀書周刊:“中國古代文化的書寫傳統里一直有江南,主要是哀江南、憶江南,但是沒有望江南,沒有從民族復興的角度寫江南。《望江南》重新建構了江南書寫的傳統,這個傳統豐富了我們關于江南文化的認知與想象。”這一評論,與您創作此部作品的初衷是否不謀而合?

    王旭烽:江南作為文化形態,傳統的認知往往將其歸類于浪漫、美麗、哀愁、亮麗、脆弱,委婉、陰柔——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不過,單調的文化形態顯然不屬于華夏民族。從我們的始祖炎黃開始,我們的民族形態就是復調的,我們的本土文化“易”也以陰陽作為解釋世界的元啟。故大中國的東南西北,文化形態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接近真實地氣地傳達這種狀態,就是我自然而然的初衷。的確,我一直就很想表達出能夠真正代表中國形象的江南男人。

    讀書周刊:民族復興的故事是波瀾壯闊,而茶的韻致則在平和。您以茶與茶人為主角來書寫民族復興的壯闊故事,這兩者氣質上的差異使得這部作品別具了一種獨特況味,與此同時,是否也形成了一種寫作上的挑戰?

    王旭烽:我寫這部書時,已經在大學里專門教研茶文化了,所以純粹是業余完成的,心態也很業余,沒有那種職業化的挑戰心態。實際上,我從作協到高校工作已經很多年,幾乎全部狀態都在另一種生活中了。因而,今天的文學形態究竟發展到了什么程度、坐標在哪里,對此我幾乎都不甚了解。

    誠如伏爾泰所言:種自己的菜園子要緊。所以,業余寫作的時候,完全沒有那種挑戰感覺。這部書出版后開作品討論會時,評論家們提到了一些這部作品的要素,我聽了也覺得很新鮮,因為那是我寫作時完全沒有想到過的。

    讀書周刊:如您所說,此書“純粹是業余完成的”,因此40萬字《望江南》的創作過程顯示出了濃烈的時間因素,比如沉潛26年完成,前前后后創作近8年,其間兩度寫不下去、推翻重來,最終初稿于2020年底問世。這個過程中讓您覺得艱難的是什么?

    王旭烽:是有兩度推翻重來。主要是自己感覺不滿意,有點碎,另外又覺得必須誠實,必須豐富,有主調,有副調,把歷史事件放在歷史長河中,在連綿不絕中捕捉瞬間,總之,要有全息感,要有廣度和深度、輕盈和厚重、世俗與高蹈,如一杯茶要浸泡在一起。這不是一個單純的文學技能問題,我想應該是我的生活本身。

    歷史與想象聯袂

    讀書周刊:讀《望江南》,一個突出的感受是,書中歷史人物與虛構人物聯袂而至,他們共同講述了故事的跌宕起伏與波瀾壯闊。讀者眼中此書所呈現的“虛實相間,并行不悖,互證互參”,您是如何達成的?

    王旭烽:我在寫《望江南》之前,幾乎用了10年時間在寫紀實文學,主要是寫本地域的事件與人物,在寫作中發現生活永遠大于我們對生活的認識。有許多事件和人物,你十輩子也別想虛構出來。如果你虛構,沒人相信,甚至你誠實地寫下,還是有許多人會以為是虛構的。這使我感覺生活本身的呈現會高于我自身的想象與虛構。這是我盡力想要把真實事件契合進虛構空間的初衷。比如,這部書的序中所寫,當代茶圣吳覺農先生為了住進當年魯迅先生留下的小樓,在日本僑民尚未撤離前,就在客廳鋪一張席子當眾住下,這完全是真實的。

    讀書周刊:您在實現把真實事件契合進虛構空間的初衷的過程中,如何尋找歷史真實與想象之間的平衡點?

    王旭烽:真實而有故事性,是寫真實人物進入小說的平衡點吧。

    讀書周刊:《望江南》既是國家敘事,也是對茶人命運的刻畫。在這組人物群像中,您最看重的應是杭家主人杭嘉和這個江南男人。這個江南男人代表了您所理解的茶人精神吧?

    王旭烽:杭嘉和這個人物,其實筆墨不及有些人物多,但我引以欣慰的是,我把這個江南的這一類男人寫出來了。

    此人有深切的責任感,文氣,有洞察,有智慧,內心豐富,有耐力,有瞬間的爆發力。但他不豪邁,也不奔放,更無佯狂,過于克制,善于保護自己,從不掏心掏肺,更不暴露隱私。他藏著內心,只與人默契,但通情達理。總之,中國茶人最本質形態是陸羽所說的“精行儉德”,這一點他做到了。

    讀書周刊:書中眾多的男女老少各有故事與悲歡,又都是時代風云里的蕓蕓眾生。在您看來,面對歷史巨變,迎著各自的命運軌跡,普通人究竟是依靠什么來支撐生活的每一天,進而成為時代潮流中值得作家刻畫的那一滴?

    王旭烽:普通人就是過普通生活,就是任何時代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如果緊緊地靠住這條譜,就不會失撇到哪里去。但人們經歷的可能是時代的狂飆運動,就很容易成為離開大樹的葉子,不知被吹向何方。這時就要有扎根的大樹可依附,書中的杭嘉和就是扎根的大樹,因為他的遠見和智慧,讓杭家人許多時候化險為夷。而遭遇磨難的杭家人也總有一小塊自家人的精神空間。化解的力量,就是茶的力量,這種力量滋潤靈魂,使人無論在什么樣的境遇下,都能夠活下來。

    只要回頭一望,那株茶樹就扎根在那里,不背叛,不離棄,不衰亡。

    “還是喝茶吧”

    讀書周刊:正如評論者所言,《望江南》里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主人公杭嘉和的一句口頭禪:“還是喝茶吧。”茶和喝茶在這部書中確實意蘊豐富,耐人尋味。

    王旭烽: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精神飲料,是國飲,是文化符號。而喝茶意味著進入中國文化的書房、花園和廣場。可靜可動,可獨可聚,可歡可憂,可思可聊。喝茶是審美的,也是日常的,喝茶就是生活本身。

    讀書周刊:書中兩大人物杭嘉和與杭嘉平兄弟倆名字中的“和”與“平”,可以視作您對茶人精神與茶文化最直接的揭示嗎?

    王旭烽:是的,茶的精神是“和平”,茶的表達是“平和”。

    讀書周刊:“忘憂在廟后面的梅花灶前認真地看大舅炒茶。小撮著伯在往五個灶口圍成一圈的灶心塞柴火。葉子舅媽和盼兒姐姐用毛巾包好頭發,雙臂套上袖套,身上扎著圍裙,就開始一捆捆地背柴……”據說這是書中您最喜歡的關于茶的一段文字,這段文字中的一連串動作“連貫”而成的炒茶畫面,為何讓您情有獨鐘?

    王旭烽:這段文字敘述了勞動過程的美感。做牛做馬的勞動,非常艱辛,還有美感嗎?我認為是有的,你認為有,它就存在。我年輕時看到一些老科學家、老作家,會感覺他們為什么穿得那么樸素,看上去如農夫農婦,怎么沒有高貴之氣。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發現他們那么美,我指的不是心靈美,而是他們的外在能夠那么美。舉手投足,一笑一視,真是美得深刻。所以,美是一種有層次的發現。

    讀書周刊:主人公杭嘉和聲明:“我只有一件事,茶比天大。”在這部小說里,茶與茶文化也無所不在。這應該與您多年在茶文化領域深耕不無關系。請問,茶賦予您的文字什么?

    王旭烽:茶是內斂的,文字也要求簡約,少少許勝多多許;茶是民族的,所以古典文學的素養絕不可少;茶也是精美的,所以文字的韻味和講究是很重要的。

    讀書周刊:《望江南》是繼《茶人三部曲》后,您再次以茶為主角、以杭州為背景所創作的小說。時隔多年,從《茶人三部曲》到《望江南》,茶在您個人的書寫中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王旭烽:寫《茶人三部曲》時,我已經提前和我的命運遭遇,只是我自己并不知道。此后沒有多長時間,2006年底,我就去了浙江農林大學,參與建設全球第一所茶文化學院,擔任學科帶頭人、茶國際傳播基地負責人。直至今天,樂此不疲。

    《望江南》所展現的這段時期和題材非常難寫。20年前的我,沒有能力去操控這一素材。而在浙江農林大學16年獨特的茶學教育經歷,教會了我如茶人一般“精行儉德”,這些都構成了創作這部書的基礎。如此一來,經過反復修改甚至重寫,此書終于完成。

    很“杭州”

    讀書周刊:《望江南》很“杭州”。在語言上,有地道的杭州方言穿插其中;在地理上,又被視作一份獨特的杭州旅游攻略。《望江南》所呈現的這個“杭州”,是否已經實現了您年輕時“要寫下一個紙上的杭州”的秘愿?

    王旭烽:還沒有實現呢,差得遠。

    讀書周刊:您如何定義與理解江南?

    王旭烽:在我看來,江南就是一個呈現了中國人日常生活藝術化、藝術表達生活化的地方。

    讀書周刊:江南文化在中國文化中所展現出的特質與價值是什么?

    王旭烽:我想一個比喻可以生動地表述我的理解與觀點:如果北方是男人,南方就是女人,而江南則是女人中的女人。

    讀書周刊:關于茶、江南文化,今后您還有什么寫作計劃?

    王旭烽:前不久出版了《浙江文史記憶》,厚厚的40多萬字,現在剛剛完成了《向天臺》和《吳越王》,接下去是《杭州傳》。一點點地寫吧。

    不過,我現在得做一些茶文化的科研工作,還有教學任務。茶文化學術方面我以前做得不夠系統,我的目標主要在國際化和呈現化上,所以寫小說的事情,可能又得放一放了。

    (王旭烽 浙江農林大學教授、茶文化學科帶頭人,茶學與茶文化學院名譽院長,浙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色综合蜜桃视频在线观看,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免费看大美女大黄大色,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4ka8u"></button>
    <code id="4ka8u"></code>
  • <button id="4ka8u"></button>
  • <button id="4ka8u"><input id="4ka8u"></input></button>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影视|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丰满老熟好大bbb| 国产你懂的在线观看| 果冻传媒在线观看播放绿野仙踪|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www日本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少妇高潮喷潮久久久影院|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播放| 国产一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回复术士的重来人生第一季樱花动漫|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被夫上司强迫的女人在线| 无码A级毛片日韩精品|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久久| 三男三女换着曰| 男人插女人网站|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我就想添50多的老女人水很多|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做a爰片毛片|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播放| 在线看欧美三级中文经典|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1000又爽又黄禁片在线久| 日韩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资源高清小视频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精品国产柚木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成人自拍小视频| 我两腿被同学摸的直流水|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