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株洲市作協|黃明 時間 : 2022-11-22
分享到:
11月16日,株洲市作家協會黨支部召開線上專題會議,傳達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并就有關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市作協黨支部書記、主席張雄文主持會議并講話。
黨的二十大精神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多次提到文化,為廣大文藝工作者今后的文學創作指明了方向。會上,各與會人員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株洲作家創作現狀進行了深入交流。
張雄文表示,黨的二十大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作為一名黨員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將自己的創作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當中,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和株洲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和株洲形象,推動株洲文學更好走出株洲,走出湖南。
黨支部副書記、副主席兼秘書長黃旭陽認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株洲現代化建設凝聚精神力量,主要要做到三個方面:一是要講好株洲故事,挖掘株洲的工業故事,謳歌株洲工業高質量發展和“三高四新”建設,助力培育制造名城;二是要反映株洲生活,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文學作品謳歌時代英模、表現群眾生活,助力建設幸福株洲;三是要服務作協會員,進一步加強與作家們的聯系,助力作家們創作更多的文學精品,繁榮株洲文學事業。
“作為株洲市作協副主席、淥口區作協主席,我倍感責任重大。在未來的日子里,我一定協助主席團,敢于擔當,團結帶領作協會員‘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組織委員、市作協副主席姜滿珍說,她將按照市文聯和市作協的總體安排,引導作家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實現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努力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作家和文學愛好者。
紀檢委員、市作協理事何慶文說,作為一名扎拫國企的作家,他始終堅持在場。他還要更多地融入,聚焦國企改革發展變化,用心用情謳歌新時代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激情、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培養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貢獻綿薄力量。
宣傳委員、市作協理事黃明認為,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開拓新時代文學創作的廣闊天地,努力為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添磚加瓦。尤其要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株洲故事,努力鑄成大美大善的株洲質感。
“黨員作家更要帶好頭,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進一步加強作協服務工作,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搭建好政策宣傳和群眾教育的橋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道。
與會人員發言摘錄
張雄文:
黨的二十大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作為一名黨員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為作家,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滿懷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將自己的創作融入黨和人民的事業當中,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中國故事和株洲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和株洲形象,推動株洲文學更好走出株洲,走出湖南。
黃旭陽:
作為株洲市作協的一名文學工作者,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加強作協服務工作,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為株洲現代化建設凝聚精神力量。
一是要講好株洲故事,助力培育制造名城。株洲是一座工業城市,無數產業工人、技術人才、企業家為株洲工業的崛起作出了巨大貢獻,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要挖掘株洲的工業故事,謳歌株洲工業高質量發展,謳歌“三高四新”建設,助力培育制造名城。
二是要反映株洲生活,助力建設幸福株洲。十八大以來,株洲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涌現了許多英模人物。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用文學作品謳歌時代英模、表現群眾生活,助力建設幸福株洲。
三是要服務作協會員,助力文學事業發展。株洲有一支優秀的作家隊伍,作協也有著為作家服務的優良傳統。要進一步加強與作家們的聯系,以學生的心態向他們學習,以服務員的心態為他們服務,助力作家們創作更多的文學精品,繁榮株洲文學事業。
姜滿珍:
作為一名在文化系統工作近二十年的老兵,滿懷深情地聆聽和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感觸頗深、激情澎湃。這么多年來,深深感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任職以來,全國文藝工作碩果累累,對文化藝術工作的重視前所未有。作為株洲市作協副主席、淥口區作協主席倍感責任重大,在未來的日子里一定協助主席團,敢于擔當,團結帶領作協會員“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心用情用功書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守正創新,深入群眾生活,深入田間地頭,走進社區鄰里,走進校園企業……講好株洲故事,傳播株洲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株洲形象。創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培育造就大批德藝雙馨的作家和文學愛好者。
何慶文:
黨的二十大是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發展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的大會,是明確我黨在下步舉什么旗、走什么路、朝著什么樣目標繼續前進,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極其重要的大會。
總書記在報告的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指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這是黨對文化工作最新的指導方針和道路指引。也是在新時代,新征程對文化工作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
作為一名扎拫國企的作家,我始終堅持在場。我還要更多地融入,聚焦國企改革發展變化,用心用情謳歌新時代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激情、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培養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貢獻綿薄力量。
黃明:
黨的二十大精神催人奮進,作為黨員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我們鐵心跟黨、使命在肩。當代中國,山河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開拓新時代文學創作的廣闊天地,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用優秀作品彰顯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將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于創作,努力為鑄就新時代文學高峰添磚加瓦。同時,株洲是我們文學創作的土壤,這里有深厚的歷史積淀、獨特的地理位置、多元的人文環境,這里歷史與現實對接,凝聚著豐厚的精神動力和文化資源。我們尤其要用心用情用力講好株洲故事,努力鑄成大美大善的株洲質感。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