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2-12-09
分享到:
(通訊員 李偉)12月7日上午,省報告文學學會組織學會部分黨員作家集中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
在帶領大家逐字逐句學習完黨的二十大報告與《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后,學會黨支部書記紀紅建以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一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為重中之重,以黨中央批準的《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提綱》為基本依據,給黨員們講了一節以《心懷國之大者,為時代立傳為時代畫像》為主題的黨課。
紀紅建說,踏平坎坷成大道,偉大事業需要旗幟引領;偉大征程需要主義導航。報告開宗明義強調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馬克思主義行,是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可以說,總書記所作的工作報告,是黨和人民智慧的結晶,是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更為新時代文學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文學發展到今天,正是需要提升眼力與格局、境界與認知的關鍵階段,正是需要將小我的創作升華為大我的創作之時,只有創作出真正的與國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運的好作品,才能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好作家。人民性、時代性、創新性,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也是對廣大文藝家的要求與期待。
作為一位報告文學作家,紀紅建表示,面向未來,我們應該堅持以赤誠的心,做好文化領域的創作者和傳播者,為時代謳歌,為人民抒懷,緊跟時代步伐。既深入火熱的奮斗現場,捕捉鮮活感人的細節,把握時代脈搏,生動、客觀、深刻地描繪新時代的恢宏氣象,也走進歷史現場,堅守中華文化立志,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上完黨課后,與會黨員就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暢談了自己的體會。
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杏芬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作為報告文學隊伍的一員,一定以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文學創作,將其貫徹到自己的創作中,努力寫出符合中國式現代化的好作品。
副會長王麗君認為,黨的二十大精神內涵豐富,既有政治上的高瞻遠矚、理論上的深邃思考,也有目標上的科學設定、工作上的戰略部署。我們要完整全面準確理解,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副會長張雪云說,作為一名文學工作者,在今后的文學創作中,我們要堅持人民至上這一理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人民的語言,講人民的故事,寫人民的情感,樹人民的形象,將個人的書寫與偉大的時代結合起來,學用貫通,知行合一。
副秘書長李偉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這六條既總結過去,又面向未來;既有“怎么看”的認識論,又有“怎么辦”的方法論,閃爍著真理的光芒。
另外,我會會員李支國與覃盟也通過網絡發來了他們的學習心得:
李支國:黨的二十大號召是我們的號角。我們要把當代中國的火熱生活與生動實踐轉化為筆端的文藝作品,創新藝術表達,精心創作、用心錘煉,在傳承中創新發展,在創新中提質增效,提高文藝作品的感染力、傳播力,創造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精品力作。
覃盟:當聽到習近平總書記鏗鏘有力地說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時,我情不自禁鼓掌,眼眶濕潤。此時我想到了為了人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烈士。這些革命英雄為何寧愿舍去自己的生命,也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是當代共產黨人值得思考的問題。每個共產黨員要心中裝著百姓,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千方百計使群眾富起來,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帶領群眾逐步走向小康,實現全中國人民共同富裕。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