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藝報 | 羅建森 時間 : 2023-07-19
分享到:
7月9日,由《文藝報》社主辦的劉偉宏長篇小說《大原》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閻晶明、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理事長耿靜及10余位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研討會由《文藝報》社副總編輯劉颋主持。
閻晶明在致辭中表示,近幾年長篇小說的創作呈現出繁榮狀態,其中西部作家特別是甘肅作家在長篇小說創作方面的成績尤為突出,從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創作抱負之大,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感受到強烈的敘事飽滿度、歷史縱深感和藝術獨特性。《大原》總體上呈現出一種宏大的敘事氣象,這種氣象非常難得。作者書寫了生活在家鄉土地上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生命歷程,在記述地方歷史的同時,將其與我們國家、民族的發展歷程緊密結合起來,體現出厚重的精氣神。作品對方言俗語的運用有著高度自覺,對語言的熟練掌控一定程度上中和了作品因篇幅過長而帶來的閱讀困難。
與會專家認為,《大原》的敘事時間上起清朝同治年間,下至上世紀90年代,董志塬的百年歷史就是整個隴東地區乃至中國近現代史的縮影。作者通過描寫三個家族百余年的繁衍生息,通過塑造眾多鮮活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以人為本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作品從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無論是方言土語、民間小調的運用,還是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對典型人物的刻畫,都烙有隴東風土人情的痕跡,既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內涵,又凝聚了人文觀照的體味與溫情。作者以當代眼光和當代意識審視中國百余年的發展歷史,讓讀者從中得以窺見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艱辛的歷史進程和不屈的奮斗精神,從而引發深切的思考。
小說作者劉偉宏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創作歷程。談及該書為何取名《大原》,他表示,“大原”承繼了古代典籍中對董志塬的文學性稱呼,“大原”所指的陜甘交界處的黃土高原是一座重要的精神高地。作為一名基層寫作者,劉偉宏在業余時間一直沒有放棄寫作。文學是人學,作品就是作家的眼淚。“我要將我的眼淚繼續流給腳下這片深深愛著的故土,立足黃土地,不輟筆耕,力爭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回報大家對我一路的鼓勵與支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