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3-07-14
分享到:
盛夏,不顧酷暑,趁在北京出差,回到闊別二十多年的母校——北京師范大學。
正是驪歌輕唱的畢業季。學弟學妹,三五成群,手捧鮮花,身著款式各異的“學位袍”,在標識性建筑前打卡留影。
山水契闊,前路漫漫。這一別,奔向五湖四海的他們,不知何日才能重回母校懷抱——正如當年的我,畢業二十余年,這是第二次踏進母校校園。
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沿著昔日熟悉的路徑,漫不經心,邊走邊看,讓思緒盡可能和當年的光影重疊。
熟悉的西北樓,那是男生的宿舍。仰望當年所住的419房間,似乎在期盼當年那個還是青蔥少年的我,能從窗口伸出腦袋,和此刻站在樓下、已浸滿滄桑步入中年的我打個招呼。然而,時光一去不復返,那個青蔥的我,不會再從窗口出現。
女生樓是必去的。還是那扇半月形拱門,盡顯陰柔之美,給人以遐想。當時為了嚴加看管試圖混進女生樓的男生,如臨大敵的門衛大爺手里是攥緊了狼牙棒的。終究,青春的躁動被門衛大爺滿臉的兇神惡煞所碾壓。膽小如我輩者,永遠只能透過半月形拱門往里張望那一絲半縷翩翩起舞的裙裾。沒有遺憾可言,當時收獲到愛情的同學,屈指可數。女生樓的前坪,不知何年種滿了一大片向日葵,向陽而生,長勢良好,金燦燦的花瓣迎風搖曳,似乎在追憶似水流年。
幾棟精致的小紅樓,還是那樣靜謐素雅。紅墻上爬滿了藤狀植物,郁郁蔥蔥,枝枝蔓蔓,使有些年代的小樓,從容不迫,兼有穩健和青春的氣質。小紅樓是大師級的專家教授所住。大名鼎鼎的書法家愛新覺羅·啟功,就是住在小紅樓的。因其書齋叫勵耘書屋,幾棟小紅樓均以勵耘名之。求學4載,聆聽啟功先生的課,印象中只有2次。當時講了些什么,已記不真切了。先生已仙逝多年,但他戴一副黑框眼鏡、圓圓滾滾、憨態可掬的形象,卻愈發清晰。因為這樣的體型,他打趣說自己像大熊貓。師生們非常認同。大熊貓是國寶,當年以啟功先生為代表的那一批大師,都是國寶級人物,他們是北師大的靈魂。
高大、巍峨的圖書館直插云霄,像一艘艨艟巨艦,承載莘莘學子暢游浩渺的知識海洋。“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很慶幸,我的母校,有大樓,也有大師。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是母校校訓。8個大字,黑底嵌金,鮮明的“啟功體”,瘦硬遒勁,風骨錚錚,是啟功先生于1997年夏季所題寫。在這塊四方形巨大碑石前,我認認真真拍了張照。雖知自己學不足以為人師,行也難為世范,但母校的期許是一輩子不能忘懷的。
信馬由韁,步履匆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沒有驚動在校任教的同學,我要獨自品味這曾經度過的4年時光。
離開校園時,落日余暉灑在同學們制作離別感言的宣傳欄,驀然照見“青山朝別,白云無盡”這8個字,心底頓時升騰起一種別樣的情愫。一朝作別,小舟輕逝;山長水闊,彩箋難寄;坐看云起,后會無期。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人生天地間,皆為過客,行進的途中雖時有泥濘,但人生的車輪和歷史的車輪將一直向前!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