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3-07-28
分享到:
本網訊(省作協機關黨委 供稿)7月27日,省作協召開“走找想促”活動調研情況交流座談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以及在江蘇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達學習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暨全省“走找想促”活動第三次調研情況交流會、主題教育整改整治工作推進會會議精神。省作協黨組班子成員,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全體成員,參與調研課題有關人員與會。省委主題教育指導組第六組成員、省政協辦公廳離退處一級調研員王關寶同志列席指導。座談會由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主持。
座談會上,胡革平作了題為《繼續推動主題教育和調查研究工作走深走實取得扎實成效》的總結發言。
胡革平指出,省作協黨組高度重視調研工作,把調研工作作為作協立足新時代、開拓新局面的重要舉措來把握,作為改作風增本領強隊伍的重大任務來推進,加強組織領導、明確任務要求,早著手早部署早行動,找問題破難題見實效,推動調研工作順利開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第一,堅持問題導向,學原著悟原理,把問題找準。一是深入文學現場,在實踐中找問題。黨組班子成員深入到文學創作現場,了解基層作協組織開展文學活動的現狀、基層作家的創作狀況,找準我省文學創作“缺場”的問題。二是制定網絡問卷,在讀者中找問題。省作協黨組針對基層作家和大學生兩個不同群體,制定了兩份各有特色的網絡問卷公開征求意見,找準我省文學創作“缺失”的問題。三是借助文學活動,在借鑒中找問題。借四川等省作協來湘調研、受邀參加《收獲》雜志文學活動、中國作協在湘系列活動、參加中國作協會議等機會,加強與兄弟省市交流溝通,在全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版圖中找準我省文學工作“缺位”的問題。四是對照文學發展史,在比較中找問題。研究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文學發展的歷史,呼應新時代人民對文學的需求,正視年輕一代作家在藝術追求、創作態度、藝德修養等方面的差距,找準我省文學發展“缺人”的問題。
第二,堅持目標導向,加強理論指導,把問題理清。一是深入分析。省作協黨組對收集到的意見建議進行系統梳理,分清楚哪些是基層作協組織需要支持的問題、哪些是基層作家急難愁盼問題、哪些是文學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分門別類把脈問診。二是掛圖作戰。落實主題教育“立行立改、邊查邊改”的要求,按照“立即整改限時到位、立即整改長期堅持、列入整改范圍緊盯不放、超越職責范圍做好解釋工作并向有關部門反映”等類別,分別制定時間表、明確路線圖、落實責任人。三是領導帶頭。黨組班子和各部門負責人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主動擔責帶頭領責,掛牌督戰掛賬銷號,將解決問題的能力納入干部評價體系,推動問題解決落到實處。
第三,堅持效果導向,強化使命擔當,促效果轉化。一是廣泛開展文學創作活動,讓作家深入宏闊的社會生活中獲取創作的密碼。落實總書記保護好一江碧水等生態文明思想、弘揚新時代雷鋒精神等指示要求,組織湘籍作家和湖南本土作家40余名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文學采風創作活動,組織全省50余名網絡作家開展生態文明創作永州行活動,在全球華語范圍開展“雷鋒精神主題詩歌”征文,組織全國10余名知名到望城采風,看雷鋒家鄉的時代巨變;與《當代》合作舉辦“綠水青山”主題征文活動;組織作家走進先進制造業現場,創作了《大國制造》《中國“海牛”》等優秀文學作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組織作家深入郴州湘南古建筑群,為全省第二屆旅發大會助力添彩。二是精心組織文學培訓活動,讓作家在一對一的輔導中把握文學真諦提升創作質量。通過“盲評”的辦法,著力打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文學生態,真正將那些文學素養較高的文學苗子選拔出來,從數百篇自由來稿中選取23名基層作家進入改稿班(其中有5位真正的農民作家),通過5天面對面、一對一的改稿,作家們都表示收獲滿滿,其中有5位作家的作品被《作品》《山花》等國內一類文學期刊的編輯相中,進入了發表程序;與魯迅文學院聯合舉辦湖南作家小說專題班,讓學員在中國文學的圣神殿堂里感悟文學的魅力,激發創作的激情;首次與望城區舉辦基層作家研討班,壯大基層文學隊伍,厚植湖南文學土壤。三是邀請全國知名作家編輯來湘開展講學等文學活動,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先后邀請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處書記胡邦勝、中國報告文學協會副會長徐劍來湘講學;邀請李春雷、李俊虎等10名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來湘開展采風和文學創作活動;邀請肖江虹、熊育群、李少君、黃燈、季亞亞等15位著名湘籍文學家、文學期刊編輯“回家”開展交流研討、指導青年作家文學創作;目前我們正在策劃全國多民族作家湖南行,通過他們的視角展示湖南多民族文化文學發展的良好態勢,呈現一個多姿多彩的湖南。四是與文學期刊合力推出文學湘軍“新勢力”培養文學新人,致力打造規模宏大的文學人才隊伍。《芙蓉》雜志開辟“湘軍新勢力”專欄,先期推出文學新人許玲之后,其作品在《人民文學》發表;《湘江文藝》開辟“發現”專欄,推介大學在讀學生唐培源等;四川《青年作家》推出我省青年作家李娃專輯;廣東《作品》推出湖南師大創意寫作班學生王子健專輯;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湖南省作家協會與《收獲》里程文學院合作培養的青年作家專集,收入了我省5位青年作家的作品。這批年輕作家已經成為湖南文學創作的主力軍,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青年作家在省以上文學刊物發表的中短篇小說作品,占全省的50%左右,彰顯了湖南文學的青春力量。五是實施重點作品扶持、優秀作品獎勵、優秀作家點題等舉措,著力打造精品力作。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二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上,水運憲、何頓、紀紅建三位湖南作家的最新力作《戴花》《國術》《彩瓷帆影》圖書版權輸出到俄羅斯市場,對展示中國形象和湖南形象具有重要意義。7月18日中國作協在山東臨沂召開“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推進會上,我省陳茂智的《紅薯大地》、舒文治的《立傳筆記》和歐陽艷飛、周亦喬的《南山謠》三部作品入選中國作協第二批20部“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重點作品推進名單。六是激發老作家創作活力,發揮“傳幫帶”作用,傳播文學新動能,培育文學新力量。設立老作家工作室,組織老作家參加文學采風創作活動,邀請老作家參與“文學照亮三湘”公益文學講座,為省內各類文學講習班、作家班、改稿班講授文學課,撒播文學種子,培育文學新人。水運憲、蔡測海、殘雪、梁瑞郴、向本貴等一批老作家筆耕不輟佳作迭出,保持了持續旺盛的創作生命力,成為湖南文學的寶貴財富。
胡革平要求,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一要深刻認識調查研究的重大意義。要從作協重點工作出發,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發揚唯實求真精神,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著力推動問題解決。二要充分運用好調研成果,切實解決實際問題。抓好調查、研究、轉化各個環節,把所見所思所想真正轉化為具體的工作建議、對策措施,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增強對新時代文學事業和作協工作規律性認識,凝結提煉成指導文學工作的新規律。三要把調查研究作為一種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長期堅持下去。
省作協黨組副書記、專職副主席游和平對前段時間主題教育工作作了小結。各部室和二級單位負責同志就各自承擔的調研課題進行了匯報交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