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3-08-29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金星) 8月29日上午,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著名文學評論家吳義勤應邀,在毛澤東文學院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西藏作家班和湖南省首屆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授課,授課主題為“關于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授課全景
吳義勤在為學員們講授“關于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
吳義勤在講座中指出,“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是中國作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著眼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決策,也是一次面向全社會的文學號召。創作出與時代相匹配的精品力作,弘揚時代精神并對老作家精神的傳承和發揚,發現一批文學新人,打造文學地標,是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的最終目標。吳義勤向學員們概括了山鄉巨變的4次重要發展階段,它們分別是20世紀40年代末土地改革運動時期、20世紀50年代農業合作化運動時期、20世紀80年代農村土地包產到戶時期以及新時代。他還從兩個方面與在場學員們分享討論了本次授課主題:一是如何正確認識“山鄉巨變”。吳義勤認為,對于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要拓寬視野,不要機械、狹隘地理解“山鄉巨變”,它是要被放入中國改革發展的大環境中去被描述和探討。要從象征層面、寓言層面、哲學層面去認識“山鄉巨變”。新時代的鄉村絕不是與世隔絕的鄉村,必然和我們生活的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鄉村振興也不只是單純的鄉村振興,而是與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緊密相關。要真正寫好山鄉巨變,必須拓寬創作視野,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視野和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大視角,深刻認識“山鄉”,深切感悟“巨變”。二是要克服對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的認識誤區。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之心,要尊重文學創作規律和作家藝術個性;其次要克服主題先行的問題,題材和主題不等同于文學,重要的不是寫什么,而是怎么寫,呈現出藝術性和思想性;再次要克服概念化、理念化、說教式的傾向;最后要克服只圖簡單、直白、機械式的書寫。他還鼓勵作家朋友們在不斷地寫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學道路,自由地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授課老師簡介:
吳義勤,男,1966年生,江蘇海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中國作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魯迅文學院院長,兼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和《中國當代文學研究》主編。主要從事文學評論和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曾獲魯迅文學獎等獎項多項,主要著作有《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中國新時期文學的文化反思》《長篇小說與藝術問題》《文學現場》《告別虛偽的形式》《長篇小說的冷和熱》等。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