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民族文學 時間 : 2023-09-29
分享到:
9月22日至26日,“多民族作家湖湘行”文學實踐活動在湖南益陽、懷化舉辦。活動由《民族文學》雜志社,湖南省作家協會,中共益陽市委、益陽市人民政府,中共懷化市委、懷化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益陽市委宣傳部、中共懷化市委宣傳部承辦。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吉狄馬加,《民族文學》主編石一寧,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遼寧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滕貞甫,山西省文聯主席葛水平,《民族文學》副主編陳亞軍,中國作協創聯部副主任黃國輝,《文藝報》副總編輯劉颋,作家馮秋子、李美皆、于曉威、黃佩華,內蒙古大學教授額爾敦哈達,湖南省作協副主席馬笑泉等參加活動。
9月22日,在湖南益陽,作家們走進清溪村,先后參觀豐收廣場、清溪展廳、周立波故居、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清溪書屋等,了解當地以文學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在周立波故居,一組題為“周立波在農村”的攝影作品,生動記錄了作家周立波1950年代與村民一起勞動的情形。而1958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就是他長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重要收獲。作家們在參觀時仔細察看了周立波不同版本的《暴風驟雨》《山鄉巨變》等著作,拜讀了展板上的“周立波自擬墓志銘”,感動于他“一個洞庭湖邊的鄉野的居民”的自我定位和“他所歌唱的美麗和真誠,將會永遠生存”的美好期盼。在立波書屋,作家們紛紛在自己的書籍上簽上名字、寫下祝福的話語。大家表示,在清溪村,看到了前輩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足跡,感受到了文學賦能鄉村振興的實際效果,也深刻感悟了文學跟時代、跟生活、跟人民的緊密關系。
9月23日,作家們開啟了“多民族作家湖湘行·懷化站”的活動。在洪江市,作家們參觀了安江農校雜交水稻紀念園、雜交水稻發源地紀念館,詳細了解袁隆平等科學家幾十年如一日地執著探索雜交水稻技術的經歷,隨后赴洪江古商城,在一棟棟古建筑中了解洪江因處沅、巫二水匯合處而曾經擁有的豐富的商埠文化。
9月24日,作家們來到會同縣參加“和美鄉村推介官”全國交流展示活動(湖南片區)啟動儀式暨懷化市“我們的節日·中秋——2023會同手工柴火月餅文化旅游節”開幕式,并赴坪村鎮楓木村參觀粟裕同志紀念館、粟裕故居,傾聽講解員粟澤樹細致入微的講解,了解了粟裕大將早年的生活經歷、赫赫戰功和高尚品格。作家們還和會同縣“田園詩班”的小詩人們進行座談。粟裕希望小學“90后”語文教師李柏霖自2017年起,帶領小學生們練習寫作詩歌,讓孩子們掌握了用文字表達心聲的能力,也慢慢地影響了他們的心性。在座談會上,李柏霖和會同縣作家代表胡慧玲、楊漢立分別發言,介紹當地推動中小學生進行詩歌創作的具體舉措和成效,小詩人代表張雅欣、梁儷軒分享了自己介入詩歌寫作的收獲。吉狄馬加參加座談,對“田野詩班”高度肯定,并祝福“田野詩班”越辦越好。他表示,兒童的心靈是最自由的,他們的想象沒有任何限制。兒童就像一株株幼苗,在成長過程中,要讓兒童更好地面對陽光,更好地面對雨露,而不是簡單地去剪裁。希望基層教師注意保持和發掘兒童的想象力,讓孩子能在個人的心靈自由里得到最充分的表達。
9月25日,在靖州縣,作家們來到地筍苗寨,參觀雕花蜜餞、苗族歌鼟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并赴巖腳侗寨領略侗寨風情,觀看富有特色的侗族歌舞。在芷江縣,作家們參觀了龍津風雨橋。龍津風雨橋全長240多米,橋的兩側共設廂房式店面94間,隔間建有7處涼亭,規模甚是龐大,鮮明體現了侗族的民族風情。9月26日,作家一行還參觀了芷江受降紀念坊等。
近五天的行程,讓作家們從多個方面對益陽市清溪村和懷化市多個縣有了真切的感受。作家們表示,湖南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益陽、懷化的先賢們身上有著很多讓人感動、敬佩的精神品格。作為寫作者,通過這次實踐活動的深入了解,深受教育。這片土地上還有著斑斕多姿的民族文化,取得了“山鄉巨變”式的發展成就,它們是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我們需要從人民的生動實踐和豐富創造中汲取創作的營養,寫出更多具有時代性、人民性的優秀作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