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3-09-15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蔡虹)9月14日上午,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紀紅建在毛澤東文學院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西藏作家班和湖南省首屆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授課,授課主題為“行走與思考”。
紀紅建認為,作為一名作家,應該讓閱讀和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要對文學懷有敬畏之心,要正確的認識和理解文學,對同行應該互相尊敬、互相欣賞;文學是場馬拉松,天賦雖然很重要,但勤奮與堅持更加珍貴與重要。他說,報告文學是行走的文學,也是使命文學,不光是行走,還有思考、智慧,更有責任、擔當,甚至生命的代價。不光只有文學,還有真相、真理,還有文化、精神,人個情懷與民族命運。談及創作,紀紅建指出,作為作家,每次寫作都要有“歸零”的心態,有文本上的創新與突破。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探索和前進的過程,應該走適合自己的路,寫有自己獨特個性的作品。同時,也要認真選題,選題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智慧和方向,一般來說,應該選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特質、能引起廣泛共鳴的題材。作為一個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家,還要有剖析問題和指導現實的能力,要有良知和底線,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增添文學和思想。
他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分享了《鄉村國事》《彩瓷帆影》《大國制造》的創作歷程,并提出自己創作的理念:寫難點和痛點,要有反思和思辨意識,只有作品與時代、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才能引起讀者共鳴。紀紅建還鼓勵學員,關注這個巨變的時代,探索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等深刻的現實話題,創作出好的作品。
授課老師簡介:
紀紅建,湖南望城人。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著有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大戰“疫”》《啞巴紅軍》《彩瓷帆影》《大國制造》等二十余部,在《人民文學》《中國作家》《當代》《求是》等刊物發表長中短篇報告文學200余萬字。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中宣部第十五屆“五個一工程”特別獎、第二屆“茅盾文學新人獎”等,系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