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 時間 : 2023-03-09
分享到:
“憶鄉愁·看振興”2023鄉村振興主題征文
在瀏陽市淳口鎮山田村,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對聯故事。說是在那計劃生育時代,當地有一個農民,老婆生了兩個女兒之后,鄉干部來做工作,要求農婦去計劃生育。農民說:“現在分了山又分了田給我們,我想生一個兒子啊!我這里有一個上聯,只要你對出了下聯,我馬上送老婆去計劃生育。”幾個鄉干部都是有文化的,聽說要與他們對對聯,起初還不以為然。農民出的上聯是:“有山有田心思崽。”聽到上聯之后,傻眼了。因為上聯中的“山”“田”緊扣地名,“田心”合成“思”字,“山田心”合成“崽”字。幾個鄉干部琢磨半天,最后都沉默不語。據說至今沒有工整的下聯,結果這個農民家里生了“五朵金花”。
當然,這只是民間傳說。不過,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知道,山田是一個有山有田有文化的好地方。一條小河,從大山深處流出,穿村而過。河上有一座福壽橋,橋墩處的碑文記載建于“大清道光三年”,今年正好兩百歲。歷史上這里是平瀏古道的必經之地,曾經車水馬龍,人流如織。過去多用獨輪手推車運貨,年深月久,獨輪車的車輪在石板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車轍。此橋由當地百姓眾籌修建,每一塊橋板下都刻有捐贈者的姓名,其中一塊橋板是一位張先生捐贈的。這位張先生有一孫子,現在是個顯赫的人物。鄉親們說,這是修橋積德的因果。
橋面較窄,僅僅是幾塊石板拼接,沒有欄桿,兩百年間卻從來沒有出過大小事故。橋頭有一棵古樟,亭亭如蓋。古樟到底有多“古”呢?只知道當地的族譜記載,七百年前他們的始祖從江西遷徙到這里定居,這樹就有了。如今,古樟樹干要八九個人手牽手才能抱住。傳聞小孩子受驚啼哭,只要抱著小孩來摸一下古樟的樹干,小孩子立馬就喜笑顏開。鄉親們給這棵古樟取名為“吉祥樹”。愛對對聯的村民擬了一副聯:“福壽橋邊多福壽,吉祥樹下有吉祥。”
村里有一條小街,有數十家店鋪。大城市里面有的超市、網吧、KTV、茶座、酒店……在山田小街上都有。街邊還有一個腰鼓寺,建在形似腰鼓的山崖上,供奉著城隍老爺,數百年香火不斷。鄉村里面有城隍廟,由此可見山田的奇特。
山田的山里田里,還有寶貝。原來在山田的地底深處,儲藏著豐富的高嶺土。高嶺土俗稱瓷泥,是燒制陶瓷的原料。早在南宋時期,就有人在山田采土制坯燒窯。燒制的陶瓷大到水缸、瓦棺、米缸,小到茶壺、火缸、菜壇、飯缽、油鹽罐……農家需要的陶瓷器皿,一應俱全。鼎盛時期,村里有幾十個窯,從業人員數百人。農閑時節,有村民挑著一擔擔陶瓷,走村入戶叫賣,甚至把陶瓷賣到了長沙和岳陽。
有人居住的地方,必有水井。山田的鹽泉古井,自帶鹽分,并且井水微溫。在食鹽匱乏的時代,可是財富啊。鄉親們煮飯燒茶,洗衣洗菜,都在井邊上。古井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
福壽橋邊吉祥樹下有一個戴家祠堂,戴氏家族在這里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了七百多年。這個家族出了好幾位將軍,在外工作的人士眾多。每年冬至,他們不管多遠,都要回到這里,在香火繚繞、鼓樂悠揚中祭祀祖宗。
我一直對“有山有田心思崽”的對聯念念不忘,一到山田就忍不住打聽那個出上聯的農民。有村民說:“這是說老楊吧?他就有五個女兒。現在五個女兒都長大了,對他非常孝順,他成了我們村最幸福的老人。”于是找到老楊家。聽了我的來意,老人家爽朗地笑了:“沒有這個事啊!要我說,為什么一定要生崽呢?生女兒不好嗎?”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