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3-05-05
分享到:
創(chuàng)作風格是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話題。它關涉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文學超越了模仿的幼稚階段,擺脫教條主義模式化的僵硬束縛,從而走向成熟的標志。對這個問題關注,不僅僅是我們文藝理論工作者單方面的事情,同時也是廣大作家朋友們急需重視和關心的問題。文學風格的形成是作家長期探索、艱苦積累、逐步形成的過程。根本上說,它是文學獨創(chuàng)性的產(chǎn)物,是作家的氣質、秉性、學識、修養(yǎng)各種因素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一個作家風格的形成首先取決于他的主觀因素。由于作家先天條件及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地位、生活閱歷、文化修養(yǎng)等的差別,必然形成其特有的思想感情、氣質風度、學識才華和審美趣味。
千百年來,中國文學有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那就是文學家始終與國家、與民族、與社會、與人民群眾的命運密切關聯(lián),凡大作家無不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神圣的使命感。回望上一個世紀,中華民族經(jīng)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革,許許多多的作家將自己的熱情乃至生命融入到那個時代,他們歷經(jīng)并感悟了人生的大喜大悲,創(chuàng)作了相當數(shù)量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真實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風云激蕩年月里中國人民的憤怒和哭泣,拼搏和抗爭,這些作品無不風格獨特。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建立,物質經(jīng)濟實現(xiàn)了空前的繁榮。但幾乎是同時,人們也出現(xiàn)了新的精神難題,比如理想的失落,情感的萎縮,生存意義的迷失,人生方向的困惑等。文學需要關注現(xiàn)實。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實面前,不少作家站在時代的前沿,從本質上去反映社會生活,揭示人類生存意義的真諦,給廣大讀者以思想啟迪和精神滋養(yǎng)。他們能夠保持理性與清醒的頭腦,依托自己的才情,結合自身特殊的人生經(jīng)歷,對文學規(guī)律進行準確把握與深刻理解,在長期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風格。
在新時期,從性別視角來考察,有一批男性作家表現(xiàn)不俗:莫言以一系列鄉(xiāng)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xiāng)”與“怨鄉(xiāng)”的復雜情感,寫作風格大膽新奇,其作品想象狂放而詭異,思想潑辣大膽,激情澎湃。阿來《塵埃落定》把個人、民族、時代、國家的命運融匯一體,其小說創(chuàng)作具有多維的意義空間。陳忠實《白鹿原》濃縮了民族歷史與家族歷史,思想內涵厚重,構成作品鮮明、厚重的史詩風格。賈平凹既傳統(tǒng)又現(xiàn)代,既寫實又高遠,語言樸拙、憨厚,他的《秦腔》,以精微的敘事,綿密的細節(jié),成功仿寫了一種日常生活的本真狀態(tài),并對變化中的鄉(xiāng)土中國所面臨的矛盾、迷茫,作了充滿赤子情懷的記述和解讀。韓少功是一位學者型作家,富于探索性,其創(chuàng)作實踐既不重復別人,也不重復自己。張煒親近自然,其風格是樸實,明快而簡略。劉震云的小說創(chuàng)作從寫實、反諷,走向近年的荒誕,作品取材多集中于普通平民和基層干部的日常生活及鄉(xiāng)村歷史變遷,透過政治文化視角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命運悲劇、人性的反常與扭曲進行審美觀照。在《人世間》里,梁曉聲移用了中國話本小說的語鋒,豐富了小說內容上的彈性與容量,顯示出含蓄深沉的風格。王躍文的小說創(chuàng)作,無論是寫政治與文化情態(tài),還是寫鄉(xiāng)村生活和變遷,都能準確地切入人物內心。
在新時期的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眾多的女性作家絲毫不遜于男性作家。如張潔、鐵凝、王安憶、遲子建、池莉、蔣韻等,亦以各自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輝耀著中國文壇。張潔小說在前期表現(xiàn)對理想的憧憬與贊美、對人的尊嚴與價值的張揚,后期創(chuàng)作心態(tài)歸于平靜、超脫世俗、追求神秘虛幻的創(chuàng)作之境。鐵凝是一位勇于探索的作家,她的視角開放自由,善于在不同的題材之間穿梭轉換,其寫作風格既傳統(tǒng)又獨特,傳統(tǒng)是指她的創(chuàng)作始終關注當下,獨特是指她擅長細致地展示“善”在這個時代中的兩難處境。王安憶無論是寫“知青”題材,還是寫上海懷舊情緒,都能融合自身經(jīng)歷,追求著自然、樸素和平實的審美風格。遲子建的小說不枝不蔓,不急不躁,以極富靈光之筆,書寫慈悲之心,其作品彌漫出一種詩意和純凈,浪漫而深刻。池莉作品大多書寫女性視野中的武漢都市生活,關注世俗的凡夫俗子,其小說語言善于吸收武漢地域的方言俚語,或幽默俏皮,或質樸凝重。蔣韻擅長女性悲情敘事,其筆下的女性形象,大多崇尚古典、浪漫與溫情,她們向往詩意的生活,但她們常常與世俗與時代脫節(jié),因而活得很難堪,其敘述視角凄美婉轉。
這實在是一個可歌可贊的時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正在乘風破浪前行。在這艘巨輪上,文學的力量不可或缺。
難能可貴的是,當下不少作家都正在精心努力經(jīng)營著文學事業(yè),著力打造文學精品。特別有一批年輕的作家,他們的寫作熱情及其創(chuàng)作中所閃現(xiàn)的智慧靈光,常常令我感動和震撼,讓我對中國文學充滿信心和力量!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湖南省文學評論學會副會長)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