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江西作協(微信公眾號) 時間 : 2023-10-31
分享到:
10月28日,由江西省作家協會、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江西省當代文學學會、南昌大學谷霽光人文高等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李洪華《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研討會在南昌大學召開。研討會開幕式由南昌人文學院教授常彬主持,專家研討階段由江西省作協副主席、秘書長曾清生主持。
江西省文聯黨組成員、省作協主席李曉君在致辭中說,李洪華教授既有高校研究者的理論素養,更有深入創作一線的敏銳與耐心。他在文學創作廣闊的田野中觀察與審視、采寫與醞釀,展開了豐富系統的文學批評工作。在他的影響下,江西不少青年學人也開始在純理論之外更加重視創作實踐,更加注重對文學現場及時發聲。《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是他多年從事文學評論的重要收獲,也是新時期以來江西文學40年一次系統、全面和扎實的闡釋與總結。
南昌大學人文學院黨委書記王淑軍代表人文學院向與會者表達了熱烈的歡迎。她說,李洪華教授是人文學院的中流砥柱,先后獲得江西省第十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項。他的著作對近40年來江西文學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論述,是一部填補江西當代文學研究空白的厚重之作。她認為此次研討會聚集了省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機構權威學者、文化單位著名作家、媒體出版界英才以及本校青年學子,是一次難得的學術盛會,并衷心期望借此盛會以文會友,共建江西當代文學研究的繁榮。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社長陳波在致辭中表示,李洪華教授作為研究者、評論家,始終與江西文壇保持密切的聯系,關注江西文學的發展動態,思考江西文學作為地域文學創作的獨特性,以及與中國當代文學之間的良性互動。他說,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始終牢記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以促進文學發展,反映人民生活誠信時代初衷為己任。出版《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不僅要從文學研究層面去看看作品的藝術審美價值,更是旨在從社會歷史層面去銘刻屬于江西的文化心理印記,塑造當代江西的精神文明風貌。
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學評論家陳思和給本次研討會發來賀信,其在賀信中認為,《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的出版全息掃描了當代江西文學40年,全面留下了江西文學的歷史記載,這些記載將會與江西隱逸文學,宋代江西詩派,明代臨川四夢聯系在一起,無法割裂,此起彼伏,匯集成一道雋永澎湃的風景線。
上海師范大學著名學者楊劍龍,北京師范大學著名學者張檸,光明日報文學評論版主編王國平,宜春學院副校長李建軍,南昌大學教授陳定家、王兆勝、張國功,山東師范大學教授李宗剛,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平,河南大學教授張先飛以及江西省作協副主席、南昌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阿袁,省作協副主席、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離,南昌市作協主席王蕓,江西省社科院文研所所長倪愛珍、副研究員俞佩淋,贛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程菁等省內外知名高校學者、作家、媒體和出版界相關人士共40余人與會研討。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李洪華近二十年積累創作的《江西當代文學史(1978-2018)》不僅是對近40年來的江西本土文學進行回顧和瞻望,是一部“直面當下、瞻望未來的文學史”,全文以生動活潑的評論話語風格貫穿始終,是一部“有質感、有溫度的文學史”。
李洪華在會末致辭中表達了對與會學者的感謝。他坦言,他從02年開始關注江西文學并撰寫評論,對本土文學的真誠和愛也一直在他的身上滋長,經由20年來的積累才形成了這一創作沖動。作為一個接受過學院文學史熏陶的現當代文學研究者,他認為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江西的當代文學寫史是一種較為冒險的行為,但因為有大家的鼓勵和支持他仍然愿意嘗試,并指出如果該書后面有修訂的機會,他一定充分地采納大家的建議進行完善。他認為江西文學有過輝煌的過去,當然肯定會有燦爛的未來。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