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時間 : 2023-12-13
分享到:
12月11日,從“粵派批評”到“灣區批評”暨《廣東文學通史》出版座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廣東文學通史》分為古代卷、近代卷、現代卷、當代卷(上)、當代卷(下),共5卷,約240萬字,2023年5月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全書總結廣東文學成就與經驗,凸顯嶺南文化特色與地域特質,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的活力與創造力。
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表示,修史是一件莊重和困難的大業,我們要在地域空間相對關系里來確定什么是廣東文學。這種新的地方文學意識是一個重要的文學和文化現象,它既包含著從地方經典中來的傳統因素,又包含著很多面向未來的創造性因素。
“我們正面臨著一種相互生成的豐富性和新狀態?!痹谶@個意義上,李敬澤認為從“粵派批評”到“灣區批評”,在政治、經濟、文化、地理新的空間中認識廣東,重新獲得一個地方性視野、一個文化位置和批評位置,《廣東文學通史》是第一步的工作,“接下來還要進一步挖掘廣東文學的特殊價值和意義。”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鄧凱稱,在《廣東文學通史》問世之前,廣東文學沒有通史,有的只是斷代史,難以呈現兩千多年嶺南文學的發展全貌。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通史具有填補空白的開山之功,對其他地方文學通史的寫作具有啟迪作用。從“粵派批評”到“灣區批評”,不僅僅是簡單的名稱上的改變,也不僅僅是空間上的位移,而是文學批評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合影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認為,《廣東文學通史》不局限于廣東一省,而是把粵港澳聯系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視野??v向來講,通史從漢代到2022年,在兩千多年的時間跨度內,對廣東文學進行歷史梳理和現實定位。通史在當代兩卷中提出了具有新意的概念:世紀之交和新時代,為當代文學史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分期方法和研究路徑。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李紅強表示《廣東文學通史》是地域性文學通史的又一部具有重要價值的著作。其價值,一是將廣東文學的千年流變進行了總結,歸納了廣東文學自身的特點;二是各位撰寫者呈現了很高的文學水準;三是為大灣區文學未來的發展開辟了歷史的縱深和發展的空間。
《廣東文學通史》編撰團隊詳細介紹了通史編撰的體例分期、文學史觀、路徑方法、文學特征和創新意義。與會專家、學者認為,《廣東文學通史》總結了廣東文學的概貌、特征和發展趨勢,它的出版顯示了廣東從“粵派批評”到“灣區批評”的文學空間的拓展、區域文學的新質和面向未來的文學機遇。
廣東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專職副主席張培忠表示,將繼續圍繞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路徑、灣區路徑,將粵港澳大灣區文學鍛造成為中國文學發展的重要一極,著力塑造與經濟實力相匹配的文學優勢,以新氣象新作為譜寫新時代的廣東文學、灣區文學。
本次活動由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人民文學出版社、《文藝報》社、廣東省作家協會主辦,由《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雜志協辦。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